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大会主题的关键词,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谋划部署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提出的重大命题。他在报告中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九十六年的奋斗历程,其成功的秘诀全在于此,其需要牢记和弘扬的精神全在于此。他说:“九十六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历经革命斗争与建设事业长期复杂考验的政党,是拥有八千九百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改革开放三十八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是西方国家历经数百年发展才得以实现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其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其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抚今追昔,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当然,接近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目标,并不等于已经实现了这样的宏伟目标。在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一发展新方位历史背景之下,我们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比如发展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生态治理任重道远,民生领域存在很多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大矛盾突出,党的建设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等,这些都需要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不我待,砥砺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告诫全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高校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直接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使命,今天的大学生将是未来三十多年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主力军。当前,我们必须组织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全面把握报告内容,深入领会精神要义,特别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弄懂弄通,把学习的动力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结合当前的学校发展,将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到实处。
首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是民族之梦,也是个人之梦。这个梦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民族复兴,与历史上任何一次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变法、改革都不相同,她以是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否达到人民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和检验标准。这恰恰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确定的宗旨,并且近百年来始终坚持这个初心和使命,才始终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戴,能够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朝着既定的目标奋勇前进。正因为党的奋斗目标与人民的发展目标高度一致,所以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毫无疑问是基于人民个体发展梦想的圆满实现。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之下去实现自己的光辉梦想,就会焕发出无穷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党的事业有了人民的广泛参与和全力支持,就会获得无与伦比的前进动力。我们必须强化主人翁意识,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新业绩,做出新贡献。
其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是国家之梦,也是学校之梦。国家的快速发展将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和支持。事实上,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间,国家教育经费的总投入,不仅达到了法定的指标,而且呈现明显增长。比如,更加大了对中西部高校的投入支持力度,我们学校也是受益者。当然,西部高校的发展与东部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双一流”建设引发的人才竞争,让我们感受到较大压力。正如国家民族复兴梦想的实现将面临很多困难与挑战一样,学校发展道路上遇到的困难与挑战,我们都应该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回顾学校近四十年的发展历史,我们一直是在条件艰苦、困难重重的道路上走过来的,想想学校草创时期的筚路蓝缕,我们更应该坚定克服发展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发扬敢为人先、臻于至善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精神,努力抓住可能存在的一切发展机遇,扬长避短,突出中心,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紧紧依靠干部群众,把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与障碍,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应用性专门人才方面,我们可以大有作为。我们要在服务民族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早日实现学校党代会提出的争创省属一流大学的发展梦。一代一代师院人,都应该不忘这个初心,牢记这个使命。
再次,实现民族、个人、学校的发展梦想,既要有自信和定力,又要有扑下身子抓落实的干劲和作风。十八大以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党中央以持之以恒、抓铁留印的务实精神和作风,把重大决策部署都一一落到实处。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讲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八项重点任务,其中第八项关于全面增强执政本领,要求增强八种本领,“增强抓落实本领”就是其中的一项。可见,能否抓好工作落实,是关系党的执政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标准,必须继续倡导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才能把美好蓝图变为真实现实,如期兑现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就学校的发展建设而言,全体干部要尽职尽责抓落实。要进一步增强抓落实的意识和作风,把推动落实转变成干事成事的真正本领;广大教职员工要立足本职抓落实。要把每一件事情、每一天的事情办好,把每一个细节做到位。每一个学生要立志成才抓落实。要志存高远,追逐梦想,切实提高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贡献才华与青春。各级领导班子要做抓落实的表率,率先垂范,干在实处;要大力倡导学习和激励抓落实的先进典型,形成上上下下以扑下身子抓落实为荣为美的良好氛围,使之成为一种风气、一种习惯、一种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深含哲理地指出:“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十九大报告描绘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蓝图,令人鼓舞,令人自豪,但实现宏伟目标,我们必须发扬长征精神,用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努力,去实现民族复兴之梦,个人发展之梦,学校美好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