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凝聚青春力量,闪耀青春光彩

浏览量:    日期:2018-06-27 15:36    作者:余雨懁    来源:     审核人:

王越,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1994年9月出生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河口乡团圆村3组,乐山师范学院化学学院2015级化学师范本科专业学生,化学学院志工部部长、社团关爱留守学生协会会长、乐山共青团市中区委“嘉州小海棠信箱”项目专员。

她认为:志愿公益服务是实现其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她会继续将爱心传递下去,用爱心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在关爱青少年和留守儿童的筑梦路上为他们保驾护航。

从小立志   刻苦学习

在最美好的大学时光里,她选择将自己的课余时间都奉献给志愿公益服务上。任乐山师范学院化学学院2015级志工部副部长,校社团关爱留守学生协会会长时,曾多次组织开展各项有关留守学生和志愿服务项目活动。现任共青团市中区委“嘉州小海棠信箱”项目专员,着力帮扶青少年解决心理问题,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截止今年3月,共参与帮扶青少年800余名。

她来自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爸妈都是老实勤快的农村人,文化程度虽然不高,但为人正直朴素,乐于奉献,爱女爱家,平时很乐意帮助邻里乡亲;从小给两姐妹树立的也是独立自主、吃苦耐劳,善良正直的精神榜样。父母虽因当时条件有限,文化程度不高,但十分支持两姐妹上学,做个善良、能对人有爱的人,虽然父母都是农村人,且没有过多的知识,同时家里两个孩子上学,父母压力很大,自记事起父亲就一直在外打工挣钱,而母亲则一人在家抚养两姐妹读书,靠做农活来维持一些开销,王越至今还记得父亲说的一句话:“只要你们两姊妹愿意读书,砸锅卖铁,我也会供你们读书”。而王越从小也很懂事,也深得长辈家长的喜欢,为此,王越的二姨为了让王越有个更好的未来,直接将王越接至自己的家中,照顾她衣食起居和学业直到初中毕业。王越为了不辜负父母和所有爱她亲人们的期望,她在大学期间刻苦学习,积极参加科研项目、荣获校三等奖学金两次,参加“关爱留守学生支教活动”,“国庆爱心义卖”,“关爱福娃暖冬行动”等校内校外的各种志愿活动,在担任学院志工部副部长、校社团关爱留守学生协会会长、乐山市市中区青少年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嘉州小海棠信箱”项目专员和乐山市五通桥区亲青汇志愿服务中心的执行机构负责人期间,获得领导和服务对象的高度评价,并且荣获乐山师范学院2016年度“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

志愿服务  奉献社会

刚进大学她便上网了解到目前我国留守学生数量日益渐增,青少年心理发展问题愈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已构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当下,大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感恩意识与奉献意识等更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共同课题。组织大学生参与留守学生、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关爱活动,不仅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进而形成良性互动,获得共同进步的教育效果。在这种大环境下,2015年,王越也成为了关爱留守志愿队伍中的一员,谈起第一次支教,王越仍记忆犹新、感触颇多,那是在乐山市周边一个车子山社区里。她说“那是我来大学第一个学期,第一次以一名梦寐以求的志愿者身份来进行志愿活动,激动也很紧张,这里设施很简陋,两张大桌,几张小板凳,仅够20来名学生坐下,可就这十多平米的社区房里硬生生的坐了30余名学生。当站在讲台上看到那一双双眼神中带着希望和对知识的渴望时,虽然感到心酸,但是更加坚定了志愿服务的信念,我也真心愿意奉献我的周末,哪怕只有一天的时间,我能为他们带来一些积极向上的知识,我也愿意”。在支教期间,她每周末都按时奔赴关爱基地,寒暑假也留校支教。后来的日子过得很快,而她和孩子们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同时也越来越害怕,怕的是分离的日子越来越近了。通过沟通,了解到班级有几个孩子家庭情况很特殊,她就用她的爱去感化每一个孩子,让他们感受到爱的温暖,消除他们心中的怨恨。用激励的语言去鼓励他们,让他们学会战胜苦难,相信自己,相信他人,让他们以后有勇气去面对社会带来的各种压力与挫折。通过鼓励和教育,很多孩子变得开朗了一些,勇于和其他同学交往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结识了一名同在公益路上坚持的张丹师姐。了解张丹师姐的公益之路后,王越就以她为榜样,向这位师姐看齐、学习。即使周围人反对过,可最后被她的执着所感动。她也很少去想做这些是为了得到什么,只为做一个能被人需要,能传递爱心的人, “做个善良、对人有爱的人”始终激励她继续在公益路上奔走前行。而这一做就是3年。

2016年10月王越一番深思之后找到她的师姐张丹,表明她想加入公益中心的决心。之后王越在中心从助手做起,凭借勤奋的工作态度和积极的学习热情,一步一步成为中心办公室主任、共青团市中区委“嘉州小海棠信箱”项目专员和乐山市五通桥区亲青汇志愿服务中心执行机构负责人,在中心的这段时间,王越始终践行着她的理念,先后参与“国庆爱心义卖”、“暖冬行动”、“为爱发声、关注残疾人日”、“关爱福娃、心手相牵”等相关志愿活动。尤其是“用信连心”的“嘉州小海棠信箱项目”,该项目以在中小学校园内设置信箱的形式,组织一批专业的志愿者,通过与学校青少年的书信沟通,了解他们的心声,开展心灵抚慰、疏导和陪伴,帮助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自2017年3月开展以来已覆盖乐山七中,徐家扁裕园校区,五通桥二码头小学等7所学校。截止2018年3月,“嘉州小海棠”信箱现已招募回信志愿者500余人,共收到信件6600余封,解决青少年自杀自残、校园暴力等敏感问题11例、人际交往、家庭关系、学习困惑等成长问题840多例,在不断接触这群心理有烦恼,但无处诉说的青少年,王越通过一封一封的回信参与,通过书信来往深入了解青少年在成长路上的问题,实地进行一对一案例帮扶和后期走访后。总结了青少年的一些困扰问题,为老师、家长提供了一些好的方法。

王越深知在这条青少年心理辅导路上自己还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不忘初心,关爱青少年,王越说自己可以不是最优秀的,但是志愿公益的路上是要一定要坚持下去的,这也是支持她在公益路上坚持3年的动力。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青少年服务中心先后获得“第六届四川省优秀青年志愿者组织奖”、“乐山市最佳公益创业奖”,且“嘉州小海棠信箱” 项目也多次获得省、市相关部门的肯定和大力支持,并将在全区进行推广,帮助更多的青少年。

王越相信,在志愿者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留守学生会越来越少、青少年也会越来越健康的成长,志愿公益服务,关爱留守儿童一直在路上。



信箱宣讲 .jpg


青少年心理辅导.jpg


关爱留守、关爱福娃.jpg


图片来源:化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