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择业”,许多人会不自觉的联想到“毕业”。而说到毕业却又成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开学初与一位朋友聊天的过程中,得知他也是今年毕业。我问他,毕业后想从事什么职业,他只是默默地说了一句,“有什么干什么呗,车到山前必有路,管这么多干什么。”过了几天,他告诉我,他准备考公务员,但从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公布的数据看,大约有16万多人报了名,省内的岗位只有5千多。对此他感觉很是焦虑。我告诉他,如果实在没准备好,就先选择做其他的职业,但他却说身边许多同学都考了,自己不考没面子。
像这样的案列,在毕业生的群体中,并不是个例。首先看一下2018年毕业生的规模,从《2018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一文中得知,2018年高校毕业生820万,用人单位有了更加灵活的选择。同时随着近年来国家经济战略结构调整,经济发展从重“增速”,转移到了重“质量”,对许多产业进行了调整,如钢铁产业,许多中小型钢厂、冶炼厂纷纷关停;另一方面,国家政治体制深化改革,许多政府部门进行了合并或者重构。以上两个方面都会在一段时间内减少就业岗位,再加之传统就业观(公务员、教师是“铁饭碗”,只有每一天按时按点上班的职业才是工作)的影响,学生就业压力不可小觑。
虽然就业岗位有所减少,学历要求在不断提高,但在新形势下的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职业岗位要求,与社会人群的学历水平,仍然有一种对应关系。“高精尖”的岗位较少与社会群体中精英少大体相匹配。其他人仍有相对应的岗位。例如:自媒体行业、互联网私人个性化定制、母婴产业、在线教育、滴滴打车等职业,开始从鲜为人知,逐渐步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职业中的大部分,仍然是大学毕业生可以选择的,通过选择有发展潜质的基层职业,来为未来的发展打基础,未必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因此在就业时,不用太拘泥于传统思维,不要看别人怎么选,而应该多考虑自己怎么选。只要符合法律规范,适合自身能力、兴趣,并且能够带来经济效益满足个人及家庭未来发展的行业,都可以大胆尝试,把它作为职业。这就要求我们在择业之前,特别是青年大学毕业生,要积极关注社会经济发展,充分认识自身特质,努力做到扬长避短。转变对待事情的态度,随大流,最终吃亏的只可能是自己,别人的选择毕竟是站在他自己的基本情况下做出的。在发现自我的过程中,最为困难的是树立自我评价观,容易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把自己想得太好,认为什么事情都能成功,结果往往造成“碰鼻子”、“摔跟头”;另一种认为什么事都做不好,没经验,往往会“固步自封”。打破两种极端,需要我们多尝试,多体验,去不断发现自己。
同时,要逐步养成自主意识。在日常校园生活中,大小事情,学会自主做出判断。不要拖泥带水,犹豫不决。即使判断是错的,也要拿出自己的见解和决断。判断失误说明自己掌握的相关信息不足,分析问题不精确,更加督促自己去寻找有用信息,加强对问题的分析;如果决断正确,则说明自己的经验可取,多加总结,形成自己的判断机制。只有养成良好的自主意识,才可能在自己择业时,做到有目标,有计划,不至于像热锅上的蚂蚁,显得躁动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