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习】“以人民为中心”是我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要求

浏览量:    日期:2018-07-03 10:34    作者:胡启锐    来源:离退休处     审核人:

十九大通过的《党章》和今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宪法》,都肯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全党、全国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其根本之点是“以人民为中心”。在我校当前的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中,需要弄清“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科学含义,以及这一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地位,进而明确我校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根本要求。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为何重要?

  (一)“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基础的根本特点

  马克思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因此“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可见“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点。

  (二)“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定义的组成部分

  习近平2013年1月5日在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出了准确的定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可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当围绕人民这个中心。

  (三)“以人民为中心”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从八个方面总结出了我们党过去的成功经验和今后的前进方向。其中之一是:“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把为人民造福的事业推向前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可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之一。

  (四)“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作了两个层次的概括:一是理论思想上的基本观点,概括为八个“明确”。其中的“第二个明确”就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二是实践贯彻上的基本方略,概括为十四条“坚持”。其中的“第二条坚持”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五)“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部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突出环节

  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全国今后的工作作了整体部署。他在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不断发展之后,突出强调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奋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五)“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对我国当代以高校学生为代表的广大青年希望的核心

  习近平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给广大青年提出了几点希望,也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包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更好为国争光,为民造福。”

  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论述表明:在我国当代各项工作(含高校育人)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十分重要。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何含义?

  根据十九大通过的报告和党章,“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科学含义很丰富。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要使党和国家的全部活动,都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中心目标。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二)要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摆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党章总纲规定:“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三)要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把不断促进全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心要求。十九大报告指出:“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党章规定:“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正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四)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作为判断是非、决定取舍的标尺。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 “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反腐斗争……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 

  (五)要以人民在生活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尽力和量力解决的重点。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党章总纲规定:“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以上论述表明:在我国当代各项工作(含高校育人)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含义明确。

我校育人应当如何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我校作为普通高校,在培育高素质人才的方向上是明确的,就是要培育符合社会需求的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尚需讨论明确:应当如何在育人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笔者建议:

  旗帜鲜明地选定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广大青年提出的几点希望,作为我校育人的根本要求。尤其要突出宣传 “忠于人民”、“扎根人民”、“为民造福”这三句科学有力的号召,深入贯彻我校育人的各个方面。要使这些重要思想成为学生们自觉接受的箴言,从而根于头脑,融化于血液,落实于行动。要使学生们在今后真正做到:

  (一)忠于人民。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二)扎根人民。要“做人民的勤务员,接受人民监督”,“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坚决扫除一切消极腐败现象,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 “人民群众最痛恨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最痛恨各种特权现象,这些现象对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具杀伤力。”“我们必须下最大气力解决好消极腐败问题,确保党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三)为民造福。因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所以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要“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秩序安定有序。”

  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向广大青年提出的“忠于人民”、“扎根人民”、“为民造福”的几点希望指引下,认真领会“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思想,我校的育人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多更好的新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