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重要一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两会刚刚落幕,落实两会精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最关键的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发扬改革创新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把握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而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校的作用至关重大,转型、创新、产业发展等,每一项都离不开人才支撑。早在去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就表示,中国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实际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并开始向“双一流”建设目标迈进,面对第三次以资源配置为主线的全球化浪潮,高校作为向社会提供人才资源的重要供给方,如何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高等教育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现实需要中央通过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通过“三去一降一补”,努力实现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管理和增长新动能等目标,尽管深化是艰难的,但是态势是稳中向好的。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解决高等教育供给侧失衡的问题。高校在“量”已经做大的基础上,如何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符合社会需要,能在我国“五位一体”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尤为关键。在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框架中,以政府为主导的高等教育资源和服务同社会期待与教育需求在数量、质量与结构上的不匹配导致严重的供求矛盾。在高校自身发展中,则存在定位、布局与结构性矛盾,学科专业的同质化倾向,评价体系滞后等问题,高校需要从“供给侧”角度思考“从哪里改”,从“结构性”角度解决“要怎么改”。
高校定位与布局的结构性矛盾。依据《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可分研究性、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大类。根据我省二维九宫格分类方法,即以人才培养类型为基础,综合学校类型和学科(综合性、多科性和特色性)两个维度,确定九宫格高校分类。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继续推进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变”。我校在我省分类体系建设中进一步确定为“多科性应用型学院”。围绕此定位、结构和目标,我校“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应用型大学”,回答了“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的问题。
学科(专业)同质化倾向严重。“如何办好一所大学”,是每个高校都要直面和回答的问题。全国二百多所新升格院校,无论是办学思路还是学科专业建设,都不同程度存在如何进一步消解专科痕迹,如何解决数量与质量、结构与效益的矛盾,如何处理师范与非师范关系,如何解决人次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等问题,无论如何改革与平衡,都或多或少存在办学及学科(专业)同质化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业结构失衡导致的“产能过剩”。据调研表明,我省51所本科高校中重复开设率在43.1%以上的专业有20个。同质化的专业设置,造成高校的部分“产能”过剩,难以满足经济社会文化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换代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进而导致毕业生“库存”的堆积。据麦可思近年数据表明,毕业生半年后的非失业率为91%左右,这就意味着全国每年有几十万毕业生失业或成为“待定族”。今年795万高校毕业生再创新高,最难就业季会成为新常态,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国家层面高度关注的社会民生建设问题。我校作为我省综合改革第二批试点学校,明确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定位,明确提出做精做强师范专业,做活做实非师范专业的办学思路。在供给侧管理上,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以深化教学教育改革为龙头,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关键,以治理结构优化为突破,以社会服务为支撑,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
滞后的第三方评价体系,导致政策“杠杆”的偏翘。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王康说:“在衡量高校的优劣时,我们往往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结构、重名声轻实质、重层次轻应用、重表面轻贡献。”我国部分高校办学层次虽高,但服务对象不明确;发表论文多、出版著作多,但引领全球创新、支撑实业发展的东西却不多;项目多、成果奖项多,但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却不大。无论是举办者还是主办者,应高度重视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加大第三方评价力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办者,通过第三方评价,进一步找准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关联性与吻合度,发现培养过程的经验与教训,调整学校的对策与路径,加强对专业的“关停并转”,推动教学教育培养的改进,挖掘发展的新动能。我校坚持了4年的麦可思跟踪评价,但依然存在对评价的重视使用不够,对教学教育改革的力度不够,对部分趋同的学科、专业、课程调整不够,造成花不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来支撑“落后和淘汰的产能”,导致“成本”居高。
高等教育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稳中求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增加供给主体活力,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我校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笔者认为在立足于稳中求进总体基调上,需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
大力调整供给结构。在我省布局和资源结构中找准定位,在学科专业建设中调整、优化结构,在应用型转变中促进特色化多科性发展,努力实现省属一流的奋斗目标。
全面提高供给质量。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基础,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积极参与双一流建设,聚集供给势能;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人才有效供给能力;加强创新创业工作,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和水平;改革科研组织模式,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与地方、企业无缝对接;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增强教育供给的原动力。
有效增进供给主体活力。树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增强办学思想活力;改革供给侧治理,改善治理结构、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增强供给主体的内生动力;打造校企校地联盟,构建供需合作抓手。
完善培养评价体系。牢固树立管办评分离的思想,继续坚持第三方“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增加第三方“教学质量跟踪评价”,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