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毛的思念(作者:陈璐 2021.09.30)

浏览量:    日期:2021-11-24 10:29    作者:陈璐    来源:宣传部     审核人:姚志辉

那天下午的阳光很暖,有种坠入梦境的错觉......

说来奇怪,看了个把小时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三毛的那份悲伤,对此,竟生出几分思念来。

半梦半醒之间,脑海里全是三毛,那些自然而然形成的语句,像是有个声音一直在讲述我和三毛的故事,不由想起初见三毛的场景了。

说是相见,其实不然。在一本书上——《疯狂阅读》的一个小故事里初见她,内容已记不大清,“第一印象”却挺深的。清楚地记得她的故事在书的右侧,右上角是她的一册画像,黑白的装束,长裙,盘发,右手支着脑袋,看向远方的眼眸里,有着不明所以的意味,后来才懂得那是淡淡的情怀与悲伤。

初识三毛,约莫十五六岁,正值懵懂的年岁,有些感受来的无厘头,却也真实。当时对三毛其实是不喜的,究其原因,源自她的名字:三毛。引起注意的是她的名字,不喜的也是,好似这个名字下的文字没能带给我那份洒脱之意。本以为三毛是因为家里排行老三,所以带了个“三”字,但其实,三毛原名陈懋平,后改陈平,家里排行老二,笔名“三毛”。

“三毛”来源自《三毛流浪记》,记得三毛曾在书中提过,是向往三毛主人公的那种流浪、追求、洒脱的态度,故取名曰“三毛”。确实,人如其名,三毛满世界的奔走,流浪是属于她的。动画中那个虚拟的三毛,也是一直在外流浪,古怪机灵却一直没有个家。

这两人同是流浪,但也有不同之处。于我所见,虚拟中的三毛,从小流浪,不曾有过家的温暖,流浪是出于无奈,而他并不太伤感,更多时候是乐观的,总有笑容。那头顶的三撮发丝,由此为名,最初之意不过如同象形文字那般,描述他的特征罢了,并非流浪本意。

而我所认识的三毛,她仿佛是为流浪而生的,半生在国外各地度过。台北是她的故乡,撒哈拉亦是。她曾说撒哈拉是她的前世之梦,她的根是立那的,这个地方对她而言,就像第二个故乡。她的爱、她的生活、她的一切,都和这里息息相关。旁人看来,或许觉得有点不念祖国情谊,甚而有点忘义了。但是,一方是养育她的故乡,另一方是她日日夜夜思念的他乡,撒哈拉对她太过特别。前世的记忆残留至今生定成执念。

三毛的流浪,是孤独的,却也是自由的。不愿让尘世禁锢她的灵魂,只求世间给她一片清静,三毛对流浪如同信天翁对于风中飞翔,欢喜、自得,出于本能。

喜欢三毛,是在朋友对她的描述中开始的,他说“喜欢她的故事,因此喜欢了她”,那时不太理解,但也生出些许兴趣。而后买了《撒哈拉的故事》来读,算是慢慢的喜欢上了。被故事里的喜怒哀乐、逸闻趣事、撒哈拉的风俗吸引着,文字里的世界朴实、真切,人物悲欢离合更是牵动人心。原来,三毛的故事这般动人,幸运的是,我未曾错过。

心灵的净土,也许在书本里尚有一席之地,我愿在三毛的故事里思念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