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花开又一年(作者:江鸿;20190515)

浏览量:    日期:2019-05-15 10:18    作者:江鸿    来源:     审核人:学生助理


偶然之于追求是一种转折 ,转折之于事业是一种把握 ,把握之于过程是一种付出,付出之于结果是一种证明。我的人生似乎就在那一年玉兰花开的时节里,偶然转折……

——题记

二十六岁我开始了一件事,四十一岁我告别了这件事,这十五年里我专注于这件事。至今二十年过去了, 我仍然庆幸于这件事。虽然现在我所做之事与那十五年几无关联,但那些年的那些经历常常叩击我的心扉、那些年的那些追逐常常温馨我的回味、那些年的那些故事常常萦绕着我的世界。十五年,日月轮回,窗外的玉兰花开了一年又一年。于我,这可是春种秋收货真价实的十五年,是我需要珍藏的时光,是我铭心刻骨的岁月!

一、调动

1985年的冬日,位于天府西南的井研县城和往年一样,城外依然是绵绵的浅丘,那红褐色的土地上冬眠的冬小麦将远远近近的浅丘连成一片片淡淡的墨绿,静静地等待着春雨的滋润。这里是一个特别适合小麦生长的地方,一到收获的五月,金黄的麦浪此起彼伏,勤劳的人们就会满心喜悦。“荷郎面”之所以有点名气,据说就是因为这里的日照、这里的土质生长出来的小麦粘度高,精丝好。而坐落在县城西北角的于我有恩的井研师范学校,虽然建于“磨儿山”之巅,离平地大约百米,但基本能让不大的井研县城尽收眼底。老旧的街道沿着不太流动的芒溪河缓缓延展,散落在周围的小山包基本无缘这并不清澈的河水,那点缀在麦地里稀稀疏疏的柏树贪婪地吮吸几乎干涸的润土顽强地生长。在这以种植为主的农业县,县城里彰显的依然是一如往日的朴实。不过这所地区中等师范学校的存在还的确让这里在朴实里又洋溢着悠悠的书香,烘托着经学大师廖平先生故里的那缕文气。传说校园还是县城的一方“风水”,许多的老屋老树,与其并不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对比,只有一幢三楼六间教室的教学楼还算是“洋气”。尽管如此,可校园里依然是学子莘莘,热气腾腾。普师班的学生们大都十五、六岁,他们青春洋溢活力四射。但这所学校最有名气最有特色的却是那一群二、三十岁的沐浴沧桑和略显成熟的“老学生”,他们有一个特别的称号“民师生”,他们来自于民办教师,是公办教师之外一个特殊的补充群体,是那些年我国家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农村少年儿童的教育中做出过特别贡献,为解决他们的“身份”,提高他们的教师素质,国家举办了“民师班”。进入这样的班又走出这样的班就意味有了“铁饭碗”,这自然也就成为了全乐山地区17个区县里许多民办教师的向往。我的向往已经如愿,是这一特色的受益者。在两年的中师学习毕业后又留在了这所学校任教,一晃也快两年。近四年的光阴让我对这块土地、这所学校心存感念,毕竟原本只是洪雅山区的一介小学代课教师能走到现在,能走上中师课堂,能助力同“命”相连的民师们,是我自己也未成梦想的。

说起来,应该是机缘巧合,毕业之际刚好遇上我的《心理学》《教育学》老师肖坤道升职为教导主任,他无法再承担这两门课的全部教学,那时这些课程的教师还很稀缺,就只能在毕业生里挑选,于是我就成为了那个幸运儿,阴差阳错地登上了中师讲台。当然这样的讲台是远远超越了我的预期,所以,珍惜当下努力做好工作,就是其时我默默的心愿。

不曾想一个偶然的转折正悄悄地临近。12月的一天,我正在学校综合课程办公室批改学生《心理学》的作业,校长来到我身边轻声说到,小江,现在去一下县教育局,市教委有个调研小组的领导要了解留校人员的情况。教育局与井师只一墙之隔,当我进入那间简朴的接待室,尽管和蔼的陈局长与我引见的三个中年男子面带微笑,但那种由里而外的气场仍然让我还是有稍许的紧张,就没完全听清他们的身份,一个身着蓝色竖纹西装,约莫四十多岁,眼角有些许鱼纹的领导让我坐在一把木椅上,那挂在脸上的笑容频传着亲切,“小江,留校适应不?”“对以后有什么打算?”这样的开头让我轻松了许多,我也信口开河地说了一通,诸如应该给留校人员更多进修提高的机会,云云,聊的过程中我才弄清楚了最先与我说话的是乐山教育学院干部培训处处长杨建民,穿着一件浅黄风衣的是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长黄德忠,还有一位好像是省教育厅下挂的小张。说实话,作为刚中师毕业就留校教《心理学》的我的确“压力山大”,趁着这些“大领导”的调研我也就斗胆进言了!回校后我一度还后悔我坦诚无忌的语言。

第二天本已平静的我又被叫到他们面前,杨处长依然面带微笑,开门见山:小江,通过了解考察我们准备调你到教育学院工作,如何?我一时语塞了,这太突然,那时对于到市级城市工作还真不敢想,也不会想。也许是孤独、也许是女友在老家,一时间想回老家的念头就不由地冒出了口,我说,还是烦请领导们帮助我调回洪雅教个初中吧!因为毕业分配时我曾向教育局表达过当初中教师的愿望,回复是中师生只能教小学,固而想请领导们帮圆一哈初中教师梦,老实说要不是当初不能教个初中,我还真没想过留校。而黃科长却笑呵呵地说,先到教育学院干哈,不适应再说回老家,那时不更好?黄科长说话时不紧不慢的语速,深隧而和蔼的眼神闪烁着他的厚道与精明,一种自然而然的踏实感油然而生,后来我才知道作为校长出生的市教委以教师为主要管理对象的人事科长,他与杨处长一样对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潜能怎样的素质,那是了然于胸的。大概半月后就通知我调动手续己办到了教育学院,要我作好工作交接。调动手续有哪些?该走哪些程序?至今我也不得而知,实在是有些遗憾,好在现在的我却也无需再调动了。而当时我确实还没有完全明白调动的意义,但从别人的眼睛里我还是看到了一丝羡慕。一个中等师范毕业生能留中等师范任教,我以为这已经是命运的眷顾,那知履职一年就又调入高等师范,难道是“馅饼”砸中、机遇垂青?

我因为承担的《心理学》教学任务还要接受全市中师的“统考”,我主动申请了推迟报到。“统考”那可是全市六所中等师范学校教学质量的一个PK,迎接中师的教学“统考”于我既是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我可不敢有半点懈怠。在抓紧19863月这一个月上完课程后,我又向师傅教导主任肖坤道老师报告对6月份“统考”的担心,师傅说,没问题,有我呢!3月的最后一天,带着老师同事的温馨叮咛、带着我收集购买的几大包心理学方面的资料和书籍、带着我的那些同命相惜的民师学生送给我的美好祝福,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虽然普通又于我有特别意义的井研师范学校。

三江环绕,城廓临水,绿心苍翠,海棠争妍是乐山这座城市的自然魅力;诗文荟萃、地灵人杰、海纳包容、淳厚质朴是乐山这座城市的人文情怀;走过三千年历史塑造的“森林在城市中,城市在山水中”是乐山这座城市的现代风采,如此美丽如此厚重的乐山与我有缘。4月,春暖花开,我荣幸地成为了“双遗”古城的市民,来到了城北竹公溪畔的乐山教育学院,这里曾是原“乐山高级中学”办学之地,据说是“苏联老大哥”五十年代中后期援建的,布局还不错,功能分区明显。校园里金桂茁壮、香樟葱笼,苏式校舍错落有致,好几百脱产进修的学历提升班的中学教师让这里充满了书香气息。围墙外阡陌纵横,蔬菜遍野,一派田园风光。安排给我的寝室是六栋靠边的底楼,大概12平米,两扇窗户,一床一桌一椅,虽然简陋终究是自己的领地,我也很满意。窗外有一条五尺宽百多米长的小道,两旁几十棵玉兰树上那盛开的玉兰花,密密匝匝,尤其那招展的花枝、浮动的芳香甚为诱人甚为袭人,住在这样的花树旁那是一种幸福,能让我心无旁骛、酣然入眠。我如约在名称还算响亮的干训处上班,开始了我的新起点。不久我才明白了调动乐山的客观原因,据说1986年教育部要对全国教育学院进行资质评估,而其中一项指标就是人员配备,其时教育学院就加紧在全市遴选人员。

父亲知道我调入高校工作很是高兴,他说,对于我这样既没关系又没背景的,能从一个山区小学代课教师考师范留师范再到市城的大学真是不敢想象。他说,我比他幸运,我遇上了好人、好时代!叮嘱我要以努力和才华证明自己。父亲的要求与我心灵的声音形成了共鸣。

第一个周四的下午,在图书馆二楼的阅览室,第一次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我才第一次看到精瘦的党委书记罗锦权、发际很高的院长周宝瑛,他们那陌生的声线才第一次印入了我的音频。当然还有许多许多洋溢朝气的同事们!

二、干训处

行政办公楼一楼的一间20来平米的房间,三张老旧的办公桌,两个双开门的文件柜 ,一桌一瓶红岩牌蓝水,只有门框左上角小木牌上书写的“干训处”三个红色仿宋体才标注了这屋的“身份”,这就是我入住的干训处办公室,靠窗的杨处长的办公设备好像与我好像也几无区别。我感到这与我井研师范学校办公室的区别似乎只是人均面积多了一点点,当然还有门外小道两旁玉兰花的落英缤纷。

报到那天,看到校门立柱上悬挂的那块白底雕刻着黑字的“乐山教育学院”牌匾,我不禁驻足,思考于我还比较新鲜的四个大字“教育学院”,那时的理解是肤浅的,应该是类似于县教师进修学校。现在看来这四个大字在中国教育史上其地位是特别的。那时许多初级中学校长、教师综合素质不达标的现象广泛存在,这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制约,是“科教兴国”的国家战略举措所要落实的当务之急,因此承栽着教育行政干部培训,教师学历达标实现以及继续教育开展重任的教育学院就应运而生了。后来我才知道各地、市、州基本上都成立了市级教育学院,全国的直辖市、自治区、省都设有省级教育学院,加上各县的教师进修学校就构成了教师继续教育的完整体系,这在当时这对于我国教师素质的提升,对于“科教兴国”是不可或缺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我来到的干训处其承担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开展对初级中学校长的培训。这始终是干训处紧抓的核心任务,直到20007月“三校”合并前,不仅“主题培训”“合格培训”“提高培训”从未间断,还举办了多届教育管理专科班。我以为这可是教育学院最高层次的培训,能成为这个团队的一员,在又一次感受到压力的同时我还是很有些满足感的,因为校长毕竟是学校的佼佼者,能与许多的校长拉近距离,相信自己就是“近朱者”。坐在这依然俭朴的办公室里,我感觉到了两间办公室的区别何止是一点点!

最先的干训处虽然是一个处却只有三个人,一是已临近退休的魏俊英老师,她是位五六十年代就在当时的地区行政干部学校干起的老资格,新建的干训处当然又把她调了过来,由于她对参训学员总是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学员们总喜欢亲热地叫她“魏妈妈”。一位是我来后调回数学系任教比我大两岁的罗弛。杨建民作为犍为县教育局长任上调任的干训处长,是教育学院这项工作的开拓者。虽然也只有中师文凭但阅历丰富还勤学好悟,凭着教育管理的实践和智慧硬是把一个组建不久的干训处搞得风生水起。他承担的《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受到参训校长们的高度喜欢,那时候这课对于大家来说是陌生的、新鲜的,加上杨处长很接地气的生动通俗的解读,学员们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是很高的。后来调入踏实认真的王约,她把干训处的资料,档案等内部事务搞得有条不紊。西南师大美女唐红樱是学教育的,精明能干,学历班的管理和教学搞得是“风调雨顺”。第二任处长则是60年代初西师教育系毕业又在川东的彭水担任过县中校长的唐斗祥,科班出身,教育科学理论功底很是深厚。

作为干训处的一员,我在这个集体中努力、在这个集体中成长,经过十多年的历练,1997年底,学校进行部门负责人的补充和调整,在全校教职工大会的综合测评中据说我是以参加竞聘选拔的人员中名列前茅的测评值入围副处长候选,19986月市委组织部批文,成为了乐山教育学院科研干训处副处长,直至20009月两校合并升本,我自然也就有幸成为了干训处的最后一任副处长。

干训处一般情况下就三四个人,但工作的涉及面广,头绪很多,要求又高,干训资源的整合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处长们的调度指挥下大家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项工作是井井有条。根据培训任务的需要,干训处即可在全院乃至全市调配任课师资。市教委主任赵家骥、党委书记罗锦权、党委副书记吕善良、副院长税宗㥣、兼任市政协副主席的谢联新、教科室主任高守黔,还有省上的好些专家教授及知名校长知名教师等都是干训班的老师。他们在干训课堂上总是挥洒自如,尽心竭力,交流着自己的学识、经历、见解,学员们也是疏渠通道,豁然开朗,悟明了许多隔着一层纸的道理。比如作为教委主任的赵家骥是位学者型的官员,他的基础教育研究成果很有影响,“三环论”让人茅塞顿开,“短平快”让人印象深刻。作为曾是北大学子,复旦教师的谢联新,讲起哲学来是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信手拈来。学员们感慨地说,我们思考问题的高度、角度、理解度都得到提升,学和没学就是不一样。那时只要参训指标一下达,各区县参训人员都是足额到位。在两任处长的率领下,各类培训班接踵而来,应该不止百期,加上教育管理专业和培训点,参训或学习过的人员应该不少于两千人次。有人还戏称干训班是乐山教育界的“抗大”,我们调研走到哪里那里都有自称是我们弟子的校长或老师。

那时的干训工作不仅是教育学院的亮点,在全市教育系统知名度也是颇高的,参加培训学习还成为了好些校长们的争取,市教委在市教育中心召开的好些会议干训处领导也要参加或者讲解干训事宜。不仅如此,我们的干训工作在全省也有不小影响,记得好些教育学院的干训负责人还慕名前来与我们交流学习呢!1995年全省干训工作评估检查中,被省教委评为“四川省八五教育行政干部培训先进单位”。

三、干训班

干训班这是一个特别的集体,教育行政干部、学校校长是干训班的主要构成人员,他们是办好教育的一环关键。干训处的实际工作主要体现为干训班的管理,包括培训计划的拟定,任课师资的筛选、学习期间的日常管理等。在教育部《教育振兴纲要》颁布之前主要是“主题培训”,就是根据时势要求和教育实际确定培训内容,纲要颁布后校长培训就更具有规划性、系统性了。第一阶段是校长合格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取得校长任职资格。第二阶段是校长提高培训,是校长继续教育的规定课程。教育部专门制定了严格的教学计划,编写了统一教材,规定了大致三个月的学习时间,这些是校长履职的硬指标。这些规定无疑是教育振兴的重要措施,因为办好一所学校不仅要有好的教师,还要有好的校长。

杨处长给我交待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当干训班班主任,我以为这是委我以重任,当然第一念头就是不能辜负这份信任。但面对资历、学历、年龄都很有份量的一群教育精英,我也知道这可不是好干的差事。看到杨处长在班上给学员们提要求讲纪律时的字正腔圆毫不含糊,课余又与他们一块儿摆龙门阵拉家常时的诙谐幽默谈笑风生,我似乎找到点门道。杨处长这种在不同情景里的角色认知与行为是深深影响着我的。每期干训班的开班报到注册,我总是早早联系好学校招待所、准备好学习资料,一天的时间里我热情地为学员们张罗着食宿,来自仁寿、峨边、马边比较偏僻地方的学员们早上出发下午四五点钟才能到达很是辛苦,安顿好大家后我才如释重负。学员们住宿在学校简陋的招待所,吃饭、上侧所都要走上近百米,但他们并不计较还总是乐呵呵的。其实作为校长的他们所彰显出来的学识、包容、风度倒是让我受益匪浅。记得那是带队到丹棱县的杨场初级中学考察,那里的交通、住宿条件都很差,干训班的班长和几个班委与我一块商量车辆、旅店、伙食,四十多人的队伍在杨场中学四天的参观学习硬是安排得井井有条,他们与所在学校班子沟通协调,听讲课、查资料、开座谈、勤走访,考察认认真真,回校一总结,人人都收获颇丰。经过几次的教育考察,我们探索总结出了提高考察效果的“解剖式考察”,即带着所学理论到一所学校住下来,走访师生,了解实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与所在学校班子讨论如何解决问题。这样的方式受到了参训学员和所在学校的认可。

那个时候,乐山、眉山还没分家,十七个区县的几乎所有中学校长甚至一些教育行政干部都要来干训班接受合格和提高这两种培训,一年至少举办两期三月左右的培训班,基本上没有间断过,其任务是很重的。学习期间的要求也是严格的,考勤制度是斗硬的,有时碰到我以前的老师、同学来干训班学习,让我也有一点尴尬,但他们还总是笑呵呵地对我说,该要求的要求,别客气。一天6节课,有时候是上午主讲教师讲授,下午分组讨论,结业时每门课人人都要写学习体会,学习期间的表现要反馈给所在教育局。夹江中学夏校长在干训的三个月时间里就撰写并发表了好几篇教研文章。后来与他邂逅,他还由衷地说,是干训学习促进了他的教研兴趣和水平。

干训班学习之余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干训学员们大都多才多艺,文娱、体育、春游、参观,这些活动既让大家的学习有张有弛又在活动中增进了解,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也为今后校际间的交流奠定了基础。记得有一年干训班参加教育学院“五·四”青年节文艺汇演,我开始还有些担心大家感不感兴趣,但班委的干部都说:老师,放心!四五十岁的校长们热情高涨,紧张排练,特别是表演前的化妆,大家都积极配合,西装、革覆、领带、画眉、口红这些一点缀在他们身上,当年的风采就又找回来了,看着彼此脸上的红晕,好些学员自我调侃,“真是新媳妇上花骄”。登台一亮相一开口,那《保卫黄河》的气势征服了全场,在与十几个二三十岁的教师进修班的比拼中赢得了由衷的掌声拔得头筹,那兴奋劲就别提了,真是童心未泯。我由衷地感慨:干训班还真是藏龙卧虎,校长们还真是个个身怀绝技 一有平台、一有机会他们就会本色闪亮。

课余或者周末我常常穿过窗前那排茂盛的玉兰树去学员们的宿舍,与他们聊聊,天南海北、人情世故都是话题。那些来自彝族地区的校长讲讲彝族风情也听得我津津有味。晚上,一台十八英吋的长虹牌黑白电视机摆放在二十平米的地方,那成了大家晚间的休闲,我也常挤在他们中间,蹭蹭电视。或者与他们一块在我的住处开哈“小灶”打哈平伙,那光景还真是有滋有味。这些活动都让我与干训学员们其乐融融,心灵相通,班主任工作开展起来硬是得心应手。他们开玩笑说,全市认识我的校长应该比认识教委主任的还要多喔。面对这样的群体,我告诫自己要努力做一个“成功而有效率”的班主任。有时我在想,校长的风格其实也会体现为一所学校办学的风格,干训班的管理应该成为干训学习的管理理论的直接实践园地。干训班形成的“勤奋求索、知行融合、严肃活泼、团结开拓”的班风是否也会对他们改进所在学校管理理念和方式有所借鉴呢?

作为班主任,一年春秋两期。开班前的准备、开班后的运行、结业后的资料整理都让我忙得不亦乐乎!那结业时的总结、颁证、分别 都是特别难忘的时候。特别是结业合影,学员们总是感恩地请领导、老师还有我这个年轻的班主任坐在前面,四十多人,三月的生活、彼此的亲热、彼此的留念还有彼此的灿烂都凝聚在了一张六寸的彩色照片里。现在每每翻阅一张张活动照、结业照,那可是一脑门的陶醉。

很庆幸十五年间干训班班主任是我至始至终的头衔,我珍惜这个头衔在乎这个头衔。与这些教育精英们的交流、讨论、耳濡、目染,真有种“胜读十年书”的感觉。后来我把几年的干训班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理了理总结了哈,教育部委托东北师大主办的《教师培训》发表了我撰写的《干训班管理特点初探》,这大概也可算是一个肯定。

四、“登台”

也许是那些年的特别举动。一天杨处长在办公室与我交谈,让我准备准备在干训班上门课,这是我没想到的。我也不知老杨是何方胆量敢把我这个最多算是大专生(当时正读电大)的推上神圣的干训讲台。我说,不得行哦!他用纯粹的犍为腔口笑眯眯地说,哪个说的,你看我不是也在讲台上站得稳吗?我心想我能给你老杨比啊!接着他又绘声绘色地给我讲起了他在重庆教育学院的一个叫钟必伟的朋友,一介高中生,编著了一本《学校管理心理学》,评为了教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鼓起勇气答应了,老杨说,你先跟着我上《学校管理心理学》,又让我到他家里给我几本他珍藏的他认为稀缺的宝贵资料。其中有一本我记得是《大众管理心理学》。

有老杨的大公无私鼎力相助,再加上有在中师教《心理学》的一点经历,我似乎有些底气。利用开班前的几个月,我是如饥似渴地收集资料、开阔视野,深化理解,加班加点地对教案精心构思,梳理成文,让那一字一句经过我的大脑我的思考我跳动的心脏我挥洒的笔端融入一张张雪白的16开备课纸。二十年过去了,至今我还珍藏着我手写的几百近千页的详细教案。比起现在的电脑备课、课件运用。虽然在效率、直观等方面有所不足,但我的体会是,手写过的文字其实感悟与理解是不一样的,是自己的思考与认识通过一笔一划、通过个性化的方块汉字,表现为汉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是将文字所承载的内涵、个性与书法韵味内化于心的体验过程。我以为这个过程是键盘敲字所不及的,思想虽然是自己的,但承载思想的符号却是电脑代劳的,缺少了这样的环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就很难达到极致。所谓“字如其人”我理解是这个道理。现在怀旧的时候把这叠透着墨香的纸张翻出来捧在手心里那可是不一样的感觉。

记得第一课我讲的是“管理”这个概念,备课还算充分,就这两个字我东南西北地足足啰嗦了两个小时,课后自己还有点自以为是,召开教学反馈会时也有多样的反应,不料一位学员直言不讳地点评:一个概念两个小时,太细!太细!这在我们中学课堂如何完成教学计划?忠言逆耳,我把这当成了动力,不耻下问,勤学厚积,居然在以后的教学中也逐渐得到了学员们的点头称赞,至今我都清楚地记得那位学员发言的神情,对他我只有由衷的感谢。后来我讲“关于教师工作积极性的调动”,这是大家很感兴趣很关注的问题,从“行为模式”的刺激、需要、动机、态度、目标进行分析并结合教师心理平衡的循环现象,理解目标导向行动和目标行动的管理机能,理解心理失衡又达到心理平衡动力机制的管理运用,并请大家结合本校具体情况讨论交流,一番面红耳赤后大家都觉得很有启发。教学中我体会到要在这样的课堂里立足于自己的一席之地那是离不开真才实学的,是以实力为基础为保证的。记得一次我组织城区学校的老师们职称晋升前的培训,看到年龄不算大的我在提学习的纪律要求,有点心不服气不顺,后来我作了一次关于教育技能的讲座后,有位学员对同事老徐说,哎呀!如果先听过江老师讲课,我们就信服多了。

依法治教是办好教育的必然要求,按照中学校长培训大纲,《教育法制》这门课在干训中凸显出来。由于一时还没合适的人承担,也许是《学校管理心理学》的教学效果,杨处长说,小江,干脆你来,如何?虽然心中没底,既然领导点到也只能硬着头皮上。由此在合格培训和提高培训中的近十年里,这门课成了我的主攻方向我的热爱。我记得那时教育法制方面的专业书籍资料还不是太多,但能收集到的我想方设法基本都收集到了,法学、法律的一些著作也在我的书柜里占据了满满的一隔板。在不断的努力下讲授的效果也还越来越不错。教育管理者要依法治教、教师要依法执教,教育法律规范是社会生活中人人都必须遵守照办的,这是教育发展和提升的根本保证。在学习中学员们首先从观念上认识到了学校管理中“拍脑袋”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是根本依据,诸如办学中政府的权利与义务、社会的权利与义务、学校的权利与义务、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家长的权利与义务等都是务必要十分清晰明确的,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理解,明白了在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校长如何管、教师如何教、学生怎样学、家长怎样做、社会各界怎样做。学员们教育法制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学校管理的理念得到了修正。

一次到函授点犍为教师进修学校给“教育管理专业”的几十名学员上《教育法制》课,整整一个星期,每天6节课,从早到晚,我都是滔滔不绝,第二天照样中气不减。在讲述学校伤亡事故的责任分析时,学员们听得很是专心,明确了发生在学校的伤亡事故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那种把凡是发生在学校的伤害事故一股脑儿地推给学校、老师的概念并不是法制精神的准确体现,学员们听后与我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说,学习理解了这些教育法律知识我们依法执教的意识更清晰了,更坚定了。

函授课不象离职脱产班,是在较短的集中时间学完一门课,教学着重在知识的重点难点上,学员们回到工作岗位再消化理解,因此这样的教学其特点是时间紧任务重知识的密度大,教材的处理、授课的中听、师生的体力、审美的疲劳等等这些对老师和学员都是一种考验。上函授课这是在教育学院任教的老师们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据我所知能连续讲授十天半月的老师还真不少,到现在我都还佩服当年我的那根声带、那种体力。

十多年的干训教学,那是一个艰辛的历程,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显然不同于专科学历班,许多时候侧重的并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研究性的课题,既要有问题的发现与提出又要有问题的分析与研判,既要有理论的高度与角度也要有实践的体验与积累,我是在长辈一样的领导们的指点鼓励下,是在兄长一样的学员们的宽容信任里成长进步的。站在这样的课堂上,我深有体会的是:教一年书比读一年书更有收获,更有提高。那是“教然后知困”,解开这些“困惑”既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那是真正的“压力山大”,我被这种压力促进着前行,而这种前行不得不透支精力和体力。功夫不负有心人,19946月鉴于学员对我教学的反应,我的讲师资格评审被破格通过,这无凝对我是不小的鼓舞。

那些年的干训教学的确是忙并充实着快乐着,以致朋友建议我去读个本科拿个文凭,我都以时间紧为理由放弃了。哪知这一放弃就犹如乘坐公交汽车——落下了一站,晋职晋级都有“硬杠子”,临近退休了我才明白过来“文凭是个宝”, “亡羊”难以“补牢”,也无需“补牢”了。现在看来确实是有些愚钝、有些遗憾、有些“亏了”,但直到今天我还是固执地认为那是一份情怀一份责任,而我把握了这个机遇,珍惜了这份信任。能承担干训教学确实是三生有幸,让我得到历炼并逐渐厚重,这样的所得比黄金更有价值,这是不用后悔更无需后悔的。我很庆幸十五年间干训教师是我自始至终的称号,我珍惜这个称号在乎这个称号。现在想想,那时之所以被推上这样的岗位,应该是那些年的一种特殊现象,青黄不接人才有断层啊,我也只是生逢其时而已!只是难为了老杨当初这个无奈的决定。

五、“充电”

领导们常对我说,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深入钻研、联系实际、善于表达是干训教师必备的素质。他们关注我属于“可教也”的那一类。为我的提高和进步创造着条件。在教学渐入佳境的进程中,除了日常的外出开会参观学习外,两次派我到北京进修学习。

一次是19909月,为了全过程了解新要求下校长培训的做法,市教委和学院为我联系了去北京教育行政学院学习和体验。老杨对我说,一是学习干训课程;二是学习干训开展;三是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带着这样的任务我首次跨出了四川省,说来也是惭愧三十岁了才第一次出远门。当163次列车穿越秦岭,一路向东,我兴致勃勃地遥望着车窗外,近处一闪而过的柏杨、远处沟壑纵横的黄土才理解了当年课本上描绘的北方土地;当我第一次徜徉在天安门广场、第一次踏入故宫、第一次登上八达岭长城、第一次进入“避暑山庄”我才真实地体会到炎黄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北太平庄的校园里我与来自国防科工委系统的校长们共度了半年的学习时光,与他们一起考察了北京、大连、沈阳的一些学校,这是一群“三线”建设子弟学校的校长,他们的奉献,他们的大气常常感动于我。记得学习结束时正值春节临近,火车票很不好买,来自河北的一位何校长通过他的儿子好不容易才帮我搞到,不然大年三十还真的赶不回家。在北京教育行政学院我完整地学习了校长培训的全部相关课程,体验了他们的教学和管理。那些教授们深度的讲授确实开拓了我的视野,触动了我更多的思考。因为承担的是教育法制课程我特别经常向《教育法学》的编著者米桂山老师讨教相关问题,比如教学活动中“体罚”的界定、教师带薪休假的法律含义、教与学双方的权义如何统一、教师法制观念如何树立等等,一通交流下来那真是豁然开朗。现在回想起来特别有趣的是,那时学习电脑,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一些简单原理后,就是上机体验,记得在机房门前,老师严肃地要我们换上白大褂 换上鞋套,一组一组地进去,说是电脑很珍贵,又小气得很,还怕灰尘,是进口的苹果286。进入机房,的确是窗明几净,窗帘、地板、不锈钢座椅,感觉就是不一般,我们只得小心翼翼地摆弄。看看现在的电脑,档次、普及都已“无与伦比”,几乎是张张办公桌上的标配,无需白大褂也无需鞋套了,不得不感慨今非昔比。只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至今我应该还算是一个“机盲”,因为我对这玩意的确不敏感,这是很遗憾的,人啊!还是要承认代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好像把看不懂药品服用说明定义为“文盲”,而我的感受是现在社会不能掌握计算机的日常运用也可算是“文盲”,如果要给自己找一个借口的话,似乎可以说是因为错过了学习计算机的最佳年龄。

这次学习期还有两个特别记忆,一是正逢举世瞩目的空前的亚运盛会,机不可失:在工人体育场我目睹了开幕式彩排那恢弘震撼的盛况;在游泳馆、田径场我看到了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中国足球队与外国足球队的比赛场那涌起的一波波“人浪”真是让我体验了澎湃的民族豪情……二是电视剧《渴望》的热播,当时的媒介好像说收看时间那是万人空巷,我也没例外。作为一部家庭伦理电视剧被认为是中国内地电视史上第一部室内剧,其镜头直接对着平民百姓,形象地反映他们平凡而真实的生活、情感,观众们当然是耳目一新。我还特意购票在工人体育馆目睹宋大成、刘恵芳等主演的风采,这好像就如现在小青年们的“追星”。除此以外北京的古迹、北京的人文我都尽可能一饱眼福一饱耳福,倾情体验。这些无一都在撞击着我丰富着我,我似乎真正明白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対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意义是格外的特别。

第二次则是199212月由省教厅指派与省教育学院游忠永教授等四人参加由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在昌平“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举办的为期一月的《教育法制》课程教材研讨班。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云集在一起,学术讲座、讨论交流满满当当,让我这个“小兵”是耳不暇接。教材体例、内容结构、理论实际、目的意义等在政策法规司领导的主持下深入探讨,人人发言。好些内容我也只能囫囵吞枣,先打包回来再细嚼慢咽,逐渐消化。除了教育法方面理论的学习提高,其间有两个情景于我履职干训有不小的启示:一是由于飞机晚点,从北京机场赶到报到地点时,己是晩上十一点多了,12月份的北京寒风裹着雪花,我们一行的感觉就三个字“太冷了”,况且还饿着肚子,负责接待的老师知道我们还没吃饭,便即刻带着我们来到食堂,休息了的师傅赶紧从被窝里起来給我们一行煮上热腾腾香喷喷的面条,那一碗面吃得我们的内心是阵阵涌动。二是时任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的李连宁在给我们讲课、座谈后,每次午餐时间,我都看到他也和我们一样拿着歺票排队打饭,并且和我们在同一张桌子上一边吃饭一边与我们聊天,那情景至今我还时常感慨。

我把两次学习的收获进行了整理,向领导们进行了汇报并提出了进一步搞好干训的思考和建议。后来,省教育学院主持的教育法制教学研讨会,作为参加过教材研讨的四人之一我作了辅导发言,与省内的同仁们认真交流了学习领悟。这些学习虽然时间不长,但我珍惜万分,感觉自己收获不少也厚重了许多,这样的学习于我是雪中送炭如沐春风。我深深地领悟到“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

说实话那些年的干训我是不能有半分懈怠的,可以说是一心一意、边学边教、现炒现卖。干训教学那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教学,尤其是教育政策法规,其时效性是很强的,对于教师来说,不断地“充电”那是一种常态,当前的热点、焦点,比如教育改革的新举措、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等等都是干训教学中不能回避的,“陈芝麻”是没有吸引力的。因此只有不断地“充电”才能“放电”,而“充电”就得时常插上“电源”。那些年几乎每晚都没在12点前睡过觉,以至于老伴都说,要不然就去说说别上课了。但是,我内心是充实的喜欢的,总觉有一种能量让我努力前行,那是一种知识的力量、一种对教师职业钟爱的力量。我知道窗外的玉兰树来年之所以能绽放自己,那是因为日积月累的兼收并蓄。终于,我有教育法制方面的一些文字见诸了一些刊物,省教育厅组织编写的四川省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就约请我编写《小学教育法制》一章,出版后听说反响还可以。

六、调研

那时的乐山市600多万人口,17个区、市,县,两万余平方公里,地处四川盆地向西南山地的过渡地带,总体趋势西南高,东北低,高差悬殊较大,自然条件相差较大。中学、小学、村小这各类学校可以说是星罗棋布,尤其山区学校还不少,这些学校校长的素质如何管理水平如何,关系到办学水平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如何。对他们的培训涉及到诸如时间、经费、形式、内容、需求等方面的综合规划。多年来干训工作之所以卓有成效是与市干训领导小组特别重视调研分不开的。有调研才能有针对性,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也才会有好的培训效果。培训的空档期,我大多会与领导们一起到区县教育部门、到乡镇学校调查研究。十多年的干训教学,我之所以还能得到一定的肯定,确与这些深入实际的接地气的调研密不可分。

虽然干训处直属教育学院,但工作的推进则是在市教委的干训领导小组领导下展开的。马克华是市教委纪委书记,也是市教委干训领导小组副组长,在人事科长任上多年,关心教师、爱护教师是他履职尽责的特色,对全市17个区县的教育行政干部十分了解,对校长的培训工作非常投入非常上心,一米八几的个子,走到那里都倍受尊敬都有一种气场。吕善良,来自浙江毕业于华东师大的学校党委副书记,分管干训,个子不高,常穿一件军呢的军干服,讲起话来因为浓浓的浙江口音听起来虽然吃力但却能感受到一股悠悠的亲切。调研就常常是我与杨处长他们三位领导一块进行,基本上两三年就要把所有区县都跑一遍。记得一次我们调研到了仁寿师范学校,正碰上他们学校举行学生师范素质展示活动,学校领导带着我们全程参加,同学们在音乐、体育、美术方面能力的展示让我们啧啧称赞,马书记说,小江,你也是师范的,听说写字还可以,和同学们一块写写如何?我理解这也是和同学们拉近心理距离的方式,也就半推半就了。这方面我还是有点底气,一来从小就受过这方面的熏陶 在师范时还获得过六所师范学生美术作品竞赛的大奖,二来在教育学院里许多宣传标语还是我操笔书写的,此时此景我也就欣然挥写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周围的同学还予以了掌声,当然我知道那是一种礼节。借此,我们也就和同学们随心所欲地聊开了。“素质教育”这是干训课堂学习和讨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认真听了仁寿师范学校领导老师的经验与思考,这些无疑给了我们许多的启发。还有一次我印象特别深,我们在烈日炎炎中与井研县教育局人事科长一起来到门坎乡小学了解教师稳定情况,那儿是丘陵,那会儿干旱,严重缺水,校长为我们端来开水特别解释说,这是一口深井的水,没有“油糊糊”,放心喝!我看到几位领导只是专心听着学校班子的介绍,久久都没喝一口。

在调研中我们特别注意掌握学校管理者们需要什么样的学习、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拓展怎样的视野,根据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与教育局班子与学校班子甚至与乡镇有关负责人座谈,既了解需求也收集问题还协调时间、经费等。大概是1988年初,“三校”(教师进修学校、高完中、职高)领导班子需要调整,如何选抜一批德才兼备的接班人呢?于是就举办了一期资历丰富的校长培训班,在开展针对性培训后,分成十多个小组到相关学校开展选抜工作,我也成为了他们其中的一员,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后来又把这批选拔的后备干部人才集中到干训班学习了三个月,这批人真的是德才兼备,培训期间他们朝气蓬勃思维敏捷,学习、探讨、考察都能入木三分。回去后他们大多走上领导岗位,成为了一方教育的中坚。

调研中我们注意收集资料数据、典型经验、典型教训、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将其作为调整教学重点难点的依据,比如:教育的潜移默化、学校纠纷的处理、教师积极性的调动、学生的减负、干群关系的协调等等,我也有机会不断了解和积累学校管理的一手情况,收集整理出好几百个管理案例,这些都促进了我的不断成长进步,让我的课堂能流淌源头活水,让抽象的理论在联系本地本方的实际中生动觧活接地气。

那些年跟着他们一起搞干训,体验了他们的人格魅力、领导风采,领悟了他们务实扎实的工作作风。我感动的是和他们一起工作一起调研体验不到什么级别之差,更多的是关心、随和。一次我们到金口河调研,那时是一条老旧的公路,山高路险,坐在山巅的汽车上看下面的大渡河只可见一条线,心里有点发虚,无意中我冒了一句。没想到返回时马书记就让大家乘坐火车。还有一次,在老家工作的爱人搭便车两个半小时,带着不到三岁的儿子来乐山,因为临时决定,事先未通气,结果兴致勃勃地来到学院,敲门无人,打听了半天才知我调研在外,无法联系,只得怏怏而返。后来听说儿子很是沮丧。因为我们夫妻分处两地,有时周末回家领导还特意嘱咐别误了班车,直到爱人调到乐山。

调研是辛苦的,地处东北平地的彭山、眉山等县的乡镇学校去过,地处西南山区的峨边、马边、沐川等区县的乡镇学校去过,有的是平坦的大道,有的却是陡峭的山路,17个区县几乎都没错过,走这些路、行这样的路,这一路的所见所闻所感对干训的理解对干训的情感特别关键,看到中小学的校长们、老师们奉献教育的风采,听到他们扎根山区的经历,我就有一种欲望有一种责任要在干训的课堂里讲诉好承担的课程,讲述好他们的故事

七、继续教育

中学教师学历补偿教育基本完成后按照教育部的部署,教师教育转向为教师的继续教育,作为缔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工程,教育部颁布了相应的规范要求和指标体系。这项工作要求高、范围广、任务重,教育学院作为政府培训教师的职能机构,教师“继续教育”必然成为其在新要求新形势下更高层次的使命。1998年在着眼教育学院发展的改革中,学院把中学教师继续工作调整到干训处,并且在干训处的名称之前又加上了“科研”两字,把教育科研、学报一并归入成立的科研干训处。这样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教育科学研究、科研成果载体统一起来,更便于加强科研干训处在中学教师继续工作中的立体管理职能,形成继续教育顺畅的管理机制。市教委作为继续教育的管理机构,明确了运行机制,市教委师范处负责全市继续教育的行政管理,教育学院科研干训处负责业务指导。

因为我刚上任科研干训处副处长,主管干训、继续教育工作的学院党委副书记吴淑芬找我谈话,要我牵头这项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吴淑芬,一位生物专业的副教授,在教学的岗位,在教务处副处长的岗位,在学校党委副书记的岗位上奉献着她的才干。她既是教学上的行家里手,管理方面又善于开拓进取,我们所承担的继续教育工作在她的直接领导下,都是信心满满。为加强这项工作的开展力度与效果,学校把毕业于西南师大教育专业、精干健壮、专业深厚、做事认真的徐建奇抽调过来。凑巧老徐的出生年月日与我都是一样的,也许这是缘分。老徐做事的严谨规范、思维的慎密高度、待人的包容大气都令我感动令我欣赏,比如他是科班出生我是半路出门,他的科研丰硕我是望其项背,但这些丝毫不影响我们工作的开展,我俩在共同的工作中自然和谐默契。遇到麻烦或困难他也总是主动贡献他的才干和智慧,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过程的管理总是他提供最先的方案,与这样的人共事那是一种愉快。

面对全新的继续教育工作,我们也得摸着石头过河,在市教委师范处李文俊处长的率领下积极开展调研,李处长文质彬彬的,工作做得可是很扎实的,作为一位师范的资深管理者对教师们的学习进修是胸有成竹,他一出面我们开展工作的许多问题就好解决。我们跑了夹江、峨眉、犍为等好几个区县的许多所学校,先后召开了三十多所中学校长座谈会、教师座谈会,向一百多名为教师发出继续教育问卷调查表,就学习组织的要求和形式、学习时间的安排和保证、学习效果的考试和检测都摸了底。在夹江的黄土中学我们就实际地观摩了他们开展继续教育的过程,教育局领导把附近几所学校的老师集中起来,教师进修学校的辅导老师现场讲解、现场互动、现场解答,氛围热烈。一系列调研后,依据继续教育的文件精神我们起草的工作计划,制定的培训方案、检测方案,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得到了学院和师范处的肯定,满怀热情地开启了新要求下教师的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是对全市毎所学校每个教师的要求,每个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才是所有学生素质提高的基础保障。构筑这么庞大的系统工程,是需要齐抓共管的,而县教师进修学校则是中坚力量,按市教委的部署我们与区县教师进修学校加强了教学业务的密切往来,组织学院相应学科的教师对接区县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召开座谈会,编写课程《自学指导》。在这些工作中大家都体会到了继续教育的高标准高要求。虽然压力大,但区县的辅导老师们说,有教育学院的老师指导,我们就心中有底了。沐川县教师进修学校的陈校长、犍为教师进修学校的王主任就经常与我们沟通他们继续教育中如何解决积极性不高,学习时间冲突等问题。和谐愉快的合作,让这项工作扎扎实实。

按照省教委把教师职业技能的培训与检测作为继续教育启动突破口的部署,我们率先推进这项工作。记得省教委师范处分别在省教育学院组织了“教学简笔画”“三笔字”“普通话”教师技能市级检查员培训,武宜加、熊泽文、张忠林等几位老师参加了培训。数学系主任王次林、外语系教师郭政敏、峨眉山市进修学校的李校长以及老徐和我一行五人则参加了在泸州举办的“组织教育活动”,“英语应用”教师技能市级检查员培训。我们乘坐半天的汽车到达泸州,接受为期一周的培训,约两百平米的报告厅塞满了听众,各地市州选派参加学习的人员十分积极踊跃,我们五个也是满载而归。回校后我们组织开展了全市选抜的四项教师职业技能县级检测员培训班,大约有近两百人获得教师职业技能检测员资格。他们为各区县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活动的广泛展开做出了努力。我们还举办了这些检测员们的现场展示活动,在校门前的坝子里,摆上几张乒乓球桌,铺上桌布,他们在宣纸上尽情展示,书法、绘画不断赢得围观的领导、老师、学员们的阵阵掌声,大家的那份艺术情怀再一次被浓浓地渲染。大概半年后又陆续开展了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检测,我们了解到好些老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普通话等级、三笔字书写水平都积极参加相应培训,甚至起早贪黑,加紧练习,检测时,检测员的检测是紧张的,基本没停息是一个接一个。检测场外更是排队等候翘首以盼,还有的参检老师还利用等待时间临阵磨刀,生怕过不了关。当年那情景,我还记忆犹新。

市直属学校的继续教育,市教委则直接下达为教育学院的任务,老实说,这难度更大一点,我与老徐把城区的中专、职高、高中,职院都走遍了,有些学校还不是一次两次,总算动员起来。1999年的暑假,市直属学校的所有老师们分批集中在教育学院学习《邓小平理论》《中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两门课程。七、八月份的天气,三十四五度的高温下,两百人的函授教室可以说是座无虚席,没有空调只有头顶上几把不停劳累的大风扇,老师讲得挥汗如雨,学员听得汗流浃背,那情形真叫一个震撼。我记得教务处的王老师负责学习的考勤,她又是一个特别负责特别认真的人,每天上下午各两次,如实地记载着出勤,弄得来学习的老师们是又好气又好笑。特别是后来的全市统一考试,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可谓是高考的味道,密封试卷,统一出题、统一印制、统一时间、统一监考、统一阅卷,考场门口悬挂重申考纪的大幅横标,监考老师重申考纪,教委主任牵头巡考。一些参培老师感慨:还没有经历过这样氛围的继续教育培训考试呢!

开会总结时领导说,这次继续教育是一个良好开端,规范性、积极性都得到很好的体现,对于提升教师职业素质,对于教师们树立继续教育的观念是很好的促进。

八、学报

因为牵头继续教育,《教育学院学报》和科研管理的日常工作自然也移交到科研干训处一并让我负责,现在看来这是有点“赶鸭子上架”。尽管那时《学报》只是一个市级内刊,但于当时而言也还算是有一定份量,是学院教师的科研文章,中小学教师的教研文章的一个重要载体。怎样开展这些工作呢?如果说要有新的举措的话,就是要按照学校的思路把学报、科研与继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学报编辑是一项专业性、理论性、学术性很强的工作,我们每个人为了能够名副其实,都在努力地提升自己。何永红,这个帅小伙,中师毕业没几年就能以优异的成绩自考本科毕业、还英语过级的勤学上进、风华正茂的青春阳光的小伙加入进来。黄丽生老师,中文系副教授,斯文儒雅,彰显着拳拳的亲和力,《文秘与写作》是他几十年讲台中颇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文字功底扎实深厚,虽然临近退休,作为资深副主编的他工作热情与认真丝毫不减当年。他们和我与老徐在主编吴淑芬的率领下组成了一个学报编辑部,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组建了以教委主任赵家骥为主任的十余人的编委会。这就是我们的编辑团队,我以为这个编辑团队是足以担当我们所肩负的使命的,这当然就是我开展工作的底气。我想,管理不就是服务么?不就是假他人之手 把事情办好么?我的工作思路是:编辑部日常管理工作集思广益,业务范围则发挥这些专家们的能量。因此,我充满信心地干开了。因为教育学院是立足于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着眼于基础教育,我们讨论将这一特点作为办刊的定位。为尽可能地提升刊物质量,一方面制定措施鼓励校内教师积极投稿,比如当时还是副教授的陈俐、罗利群等老师就把他们科研课题的成果报告发在《学报》上。老徐也利用他的联系约请一些有影响的专家赐稿,比如西师大博导张大均、四川教育学院教授刘裕权等也为我们投稿。继续教育、科研和载体这几者的结合在当时还是起到了很好的相互的促进作用。根据学校制定的科研奖励办法,对这些科研成果进行了相应奖励,老师们的科研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同时结合继续教育开展,我们着力于服务地方学校,并根据地方学校特点积极到中小学进行调研,和他们共同讨论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课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研究,我们经常组发一所学校教师的教研论文,与这些论文的作者共同讨论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老师们在这一过程里感受着教研的魅力乐趣和作用。将这些很接地气的教研文章刊发在学报,增强了这些中小学校教师的教研兴趣,营造了这些学校的教研氛围,有些中小学老师还专程来编辑部与审稿老师面对面切磋交流呢,这些举措都促进了这些学校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广泛征集稿子的基础上,每一期组稿都是经过专家的审稿后再推荐给编委会进行集体审定,我们都在努力地把质量和品味提高一点。同时我们学习借鉴其他学报的办报经验,从装帧到版式都进行了调整、设计,力求以新的形象出现。何永红承担的编辑印务等日常工作是从不懈怠,印刷厂是跑了一遍又一遍,一个标点一个字词都要认真比对。经过一年的努力,1999年乐山市新闻出版局对全市几十家内刊从印务、装祯到文章质量综合评审中,我们《乐山教育学院学报》获得乐山市一级内刊的等级,这是空前的,算得上我们团队的一个良好开端。

2000年“三校”要合并升本,教育学院也将凤凰涅槃,作为《教育学院学报》又该如何画好这个句号呢?为此我们这个团队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宗旨就是要把教育学院十余年的主要工作进行一个回顾与总结,让这最后一期学报能承载这份厚重的且辉煌的历史,也为今后研究教育学院这段历史提供一个史料依据。这是一项继往开来的工作,意义是深远的。于是院长罗国荣撰写了《锐意改革,不断奋进》的文章,回眸和展望教育学院,教务处殷利民、函授部刘春弟、干训处唐斗祥、团委罗宜恒,编辑部黄丽生等都把相应部门的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当然我与吴书记也就两年多的继续教育工作写了《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切实抓好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这些文章翔实地比较全方位地书写了教育学院走过的十多年历程,字里行间记录了师生员工奋斗的风采、诠释了沉甸甸的责任、流淌着深深的感慨与浓浓的自豪。出版后我们都舒了一口气,算是了了我们这个团队每一个成员的一个心结,对教育学院师生算是有了一个历史的交代,我自然也珍藏了两本,现在偶尔找出来翻翻,倒是有一种遥想当年,沾沾窃喜的感觉。

三校合并,《乐山教育学院学报》也结束了使命,看着一本本陈列在书架上的学报,我们编辑部的同仁们还是有些恋恋不舍。在老徐的建议下,我还是忍不住打了一份保留刊号转型为《基础教育论坛》建议的手写报告交给了学校。好多年后,我终于看到了这个刊号的《基础教育论坛》又恢复出版了,据说还弄成了省级内刊,档次更高、质量更好、影响更广泛。看到曾经付出过心血的刊物再生了提升了,基础教育的老师们又有了一个教育教学交流的更好平台,我很为之高兴,虽然这些已与我无缘了,心里还是无限感慨。

唉!三江东去、时过境迁,往事如磐又如烟。然花甲之际却又怀旧渐浓,陈年故事总想历久弥新,只可惜学浅识薄词难达意。奈何如此?既触景生忆又何惧扰心,既感慨情长就不虑纸短,忍不住了,终究还是要在此罗里吧嗦,如能茶余饭后聊添一丝哑然回味⋯⋯

各位看官,是有点说多了,那就权当催眠!如若耽误时间,就敬请海涵谅解!!

三十多年前的1985年,因为偶然我意外地与教育学院结缘,改变了我人生轨迹,这也许是时代使然也许是命运使然,总之算是一种幸运。父亲的一句“证明”触动了我,既然挑战就要接招,既然承担就要证明,而且我确实需要证明,这与我心灵的梦想和追求完美的性格是契合的。在乐山城北柏杨坝这方沃土上我和着十五年玉兰的花开花落、苍穹的斗转星移,从青春步入而立迈进不惑,一路走来的历程我是直面的,充满信心的。是啊!一路走来,尽管坎坷崎岖但天蓝风清;一路走来,尽管负重力行但气爽神清,偶遇的好人恰是素昧平生。不然一介百姓以何“讲关系”?更何况又天生不会 “拉关系”。如是我只有义无返顾地为之付出努力,而且付出了15年的努力。只因为我正逢一个东方风来的时代,我需要一个过程一个还不算短的过程来证明,需要一个让我问心无愧的过程来证明。我以为过程比结果更能证明,因为过程之于我就是我特别需要的特别证明!我知道这是对父亲的交代、是父亲的欣慰,但更是对我自己的证明,对我承担事业的证明!我想这应该算是一种潜能的发力,之所以能在这方园地有所作为,首先我必须要由衷地感谢激发我潜能的时代、挖掘我潜能的好人,我以为在所有的职业里没有比教师更适合我的了。15年,幸好有一个这样的15年。一年一度玉兰花开,一年一度冬去春来, 我庆幸我献给了我钟情的教学相长的事业,如果要说遗憾的话,那就是:这样的工作没能再延续十年八年。现在想想,这15年里该做的我认真做了,能做的我努力做了,于我这是我的无愧、我的幸运,是属于我的黄金天地、是不能忘怀的我的黄金岁月……

承载着师训干训、研教研改使命的教育学院随着时代的发展早己写进了历史,作为这段历史中曾经蘸墨运笔书写过几个小故事的一员,那些努力、那些情景是无法忘怀的,那些付出、那些收获己融入我的生命,我最衷心的感谢里就是不可或缺的这些岁月。

大江东去、佛法西来,推船三面、极目八方,山水揽胜、人文汇翠,灿烂历史成就三千年古城。植根于这块沃土的乐山教育学院曾经为这座城市的繁荣培育过蓬勃的生机,然新陈代谢吐故纳新乃是社会必然的前行。时过境迁,当年围墙外遍野的绿油油蔬菜已长成鳞次栉比的屹立高楼,田间的蜿蜒小径已展开为纵横交错的繁华街道,而围墙内的现在的确已物是人非,教育学院的历史所厚积的底蕴、所承载的辉煌已经融入乐山师范学院的现在和未来,当年的教育学院人在继续又一番新的“施展”之后,正陆陆续续加入“关工委”的行列,迈步于天伦之旅……

前段时间因为教育学院的原址要拆迁为实验小学,一群曾经的教院人于春节前夕相约汇聚一起,要在即将新生的这块土地上留住当年的足迹。他们回到的是曾经的校园,而我三十多年却是“故土难离”。当年的蓬勃在我的眼睛里是渐渐淡去,而他们却好像还不能接受曾经定格的画面与眼前的距离。那份往日的芳华、往日的情怀、往日的火热似乎经历雨打风吹,依然经久、依然清晰、依然不息。冬季的阳光给我们的久别重逢,彼此倾诉洒下了特别的甜蜜特别的温馨,同事们手中的手机、相机弹奏起轻快的节奏,兴奋地记录着此时此情,琅琅欢笑激活了尘封的记忆,当年大家承载着那份时代使命创造的那份时代辉煌在彼此心里永远是那么金灿灿那么沉甸甸,这是我们彼此心里共同夯实的一块根基,因此时代的变迁催生的美好憧憬如一轮旭日在这里冉冉托起!

虽然校园里的现代建筑和唯一留存的苏式旧屋仍旧各显风范却依然相映生辉,虽然蓬勃的桂花树、香樟树郁郁葱葱仍然奔向云天,但是曾经一块生长的那么美丽的玉兰树却已风韵不存,许多绽放过洁白玉兰花的枝条正在失去滋养的水分,正在岁月的打磨里渐渐老去枯去,大家还是感慨不已!只有我窗前那几颗玉兰树苍老的树干还有几丛去年新发的丫枝,让我们还能保留些许欣慰。我知道她们是顽强的,春节过后仍旧会盛开出娇艳的玉兰花;我知道不久我也不得不搬离这里住到一个陌生之地;我知道不久一所更加充满希望的学校还会延续和发扬这块土地的生机与活力,但徘徊于前我还是心潮难平情不自禁, 吟诵了这样的语句:

玉兰花开鎸刻在远去的岁月

金桂芬芳常飘进沧桑的心田

曾经的教院

我们展开了一份时代的答卷

曾经的教院

我们萦绕着一腔深隧的依恋

是因为青春在这儿蓬勃

还是因为梦想在这儿书写

是因为鬓角在这儿添白

还是因为价值在这儿实现

师训干训挥洒着我们格外的智慧

研教研改彰显着我们开拓的夙愿

乡村课堂活跃着我们承传的基因

乐山教育融入着我们辛勤的奉献

香樟树下汇聚的我们

沸腾过一汪殷殷的热血

追求过一项无尽的事业

创造了教院灿烂欣慰的昨天

我们的汗与泪流淌在一起

我们的歌与舞洋溢在一起

我们的论与辨回荡在一起

我们的情与义交绞在一起

凝成了生命里需要珍藏的美丽记忆

这是不会因为年轮淡去的心中千千

这是彼此历久弥淳的心相连手相携

后记

献礼《乐山师范学院》校庆四十周年而编辑出版的《弦歌激扬》一书,我作为“流金岁月”部分的征稿和编审率先享受了师生、校友们那些年的那些满怀深情的乐师故事,字里行间所流淌的乐师情怀是那么温馨的浸入我珍藏许久都未触及的教院记忆,泛起我心田的阵阵涟漪:从16岁算起在教育的园地里耕耘也四十多了不少年,小学、中学、中师、大学这些课堂我所幸都没有缺席,而这每一个时段我都万分珍惜,都用心体验、用心交流、用心投入,这样的衔接展开了我聊以欣慰的教师之路,而教育学院的时光与风景于我则尤为呕心尤为铭心。一路走来,我助力于学海的泅渡促进着芳华的灿烂,感受的是一波波的活力四射;一路走来,我呵护于生命的茁壮开发着智慧的灵光,享受的是一茬茬的繁花盛开,我衷心认同“教师”这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我庆幸这一职业成为了我的就业、成为了我的事业、更令我沥血倾情地敬业。我尽力了、努力了、竭力了,于是,我以为我也可以弱弱地感慨:无愧了!于是,我以为我也可以轻轻地敲击键盘,把过去移交给文字,移交给这本《弦歌激扬》从而腾出我那记忆的空间。

公元201911月,这是我人生60春秋的时节,正逢玉兰树孕育又一年的玉兰花蕾,新的希望新的灿烂即将来临,于我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历史转折,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隆重时节,相信过去的付出会成为前行的根基、过去的遗憾会成为此时的反思、过去的故事会成为未来的动力。在回望这所有之后,我安然了欣慰了,当然就释怀而不用计较了,以前的这一切都应该全部归零,我只需要前行、轻装地前行,就像又一个初到世界的婴儿在一遍广阔的天地重新打开生命的轨迹,让生机与阳光、希望与信心、好奇与学习、健康与快乐化为一路的风光、一路的能量,一路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