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是西北戈壁荒原上的一座小城,她是酒嘉的后花园。
许多年前,她还算不上是一座城。我的父亲曾告诉我,现在的塔城在那时,只不过是有着几排看上去还算体面的砖瓦房和几家小商店。那时唯一的一所学校,就是有几排破旧的土坯房,没有书桌,只有板凳,只有简陋的黑板和穿打着补丁的衣服、面容黝黑瘦黄的孩子们。我的家里,还没有拖拉机、缝纫机、电话,甚至连拥有一辆自行车都是奢侈的。父亲在讲这些时,紧紧地蹙着眉头……我的母亲告诉我,她是在1980年,拥有了我家现在都仍旧在运转着的这台缝纫机。她说,从1978年开始,街上的自行车慢慢多了起来。有一天她进城发现那几排砖瓦房都变成了4、5层高的楼房,学校的大门看着气派了,校门里进进出出的孩子们穿着整齐,透露着满满的朝气与活力。回家的石子路变成了一条黑黝黝的柏油马路,走起来不那么硌脚了。她看着城里变得这么好,觉着我家里的光景也要跟上时代了,于是和我父亲合计了一下,才有了现在这台缝纫机。母亲在讲这些时,脸上露出甜甜的笑容……我的哥哥告诉我,他上学的时候,学校正在拆教室改建教学楼,他们只得在室外上课。他说他那时,很喜欢周杰伦,最大的梦想就是父亲能给他买一个随身听。他那时,喜欢在下课后和玩得很好的几个兄弟去那个大大的石头操场上跑步。他还总跟我抱怨说,父亲骑自行车总是很慢,害得他上学老是迟到,被老师罚站。哥哥在讲这些时,眼里都是回忆……我坐在校车上,收回思绪,转过头,透过窗户看着外面。街道两旁高楼林立,商场里的各色商品琳琅满目。几个穿着耐克、拿着手机的青涩“面孔”嬉戏打闹着。到学校下车后,我径直走向教学楼进了教室,电子白板上清晰地写着今天要收的作业。我拉开凳子坐下,金属制的板凳与地面摩擦,发出了些令人不快的声音。上课铃声响起,历史老师进来了,“这节课我们来讲改革开放40年……你们就是改革开放成果的享受者,你们也将是未来的改革者、创造者”。老师在讲这些时,眼里全是期望……我是零零后,我不知道改革开放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是怎样开启的,但我的家人让改革开放深深地烙进了我的血肉里。从始至终,我都以一个继承者的身份在见证着这场伟大的改革。而在未来,我将以一个创造者的身份去参与这场伟大的改革。
我们都将是这场改革的推动者,因为我们,改革开放不止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