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色隽秀的凌云山(作者:周俊麒;美术学院退休教授;20161215)

浏览量:    日期:2016-12-22 18:07    作者:乐师校报    来源:校报编辑部     审核人:

         凌云山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海拔448米,面积约0.6平方公里,与乐山内城最高点高标山相对峙、遥相呼应,山上茂林修竹,掩映着塔影、朱楼、丹岩峭壁,布满了数千大小佛龛佛像、名人题咏等很多文物古迹,还有辉煌的凌云寺,世界第一的乐山大佛,苏东坡读书的东坡楼,宋代的治易洞,明代的注易洞、海师洞、灵宝塔。
  凌云山集雄伟秀丽为一体,站立山上可眺望峨眉群峰,俯瞰三江流水东去。唐宋以来已成为旅游胜地,民间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还素有“天下山水之观曰蜀,蜀之胜曰嘉州,州之胜曰凌云”的美誉。近几年,又修复了直通大佛脚的“九曲栈道”,又新增500米“凌云栈道”,重建碧津楼,绚丽多彩的凌云山,每年接待游客达200万人次,1984年公布为国家级风景名胜。
  凌云山门右侧有一深13米的石窟,内有一尊石刻弥勒佛像,高1.9米,身披袈裟,结跏跌坐。进山蜿蜒而上,右边悬崖石阶,大江奔流,绿滴素栏,巨声吼鸣的游船,令人眩目,左边岩壁为唐至清代摩崖造像和名人题咏,虽大多数风剥残烛,但人物飞天仍可辨识,且工艺精湛,完全称得上艺术珍品。这里是景观最佳处。宋范成大诗:聊为东坡载酒游,万龛迎我到峰头。江摇九顶风雷过,云抹三峨日夜浮。
  前行过放生池就是“龙湫”,“虎穴”,之前一池穴的岩壁刻一大约3米的龙字,是清代嘉定知府史志康所书。夏日巨大山流直下,成为飞瀑自然景观。池的上方(左)刻有草书“虎”字,这是后人取唐代诗人岑参《登嘉州凌云寺》诗“回风吹虎穴,片雨当龙湫”句意而作。在上行数十步登山过半,岩壁刻“苏东坡载酒游处”是明朝崇祯时嘉州知府郭卫宸所书的东坡诗:少年不顾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颇愿生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
  后人以此意而书刻,并在临江岩畔建“载酒亭”。在亭对面有一大肚罗汉石窟“兜率宫”。右旁刻“雨花台”三字,取意为《佛说阿弥陀经》中,佛说法时“天雨曼陀罗花”,意指佛法的玄妙广大。在此举目可以看到寺门高据,飞檐凌云,“大江东去,佛法西来”对朕和斗大字“凌云禅院”匾额。进山门,乐山大佛就在眼前,过大佛头顶就是一个深10米大洞,是纪念修建乐山大佛海通和尚的“海师洞”,绕左边上山就是位于鸢峰顶的纪念苏东坡读书处的“东坡楼”,由楼、庙廊等组成别开生面的庭院建筑。据《挹爽轩杂记》载:东坡楼原为明代魏忠贤生祠,宦党覆灭,改祀东坡,始名东坡楼。出于对苏东坡敬慕,还流传着许多传说。旧时,乐山城是不打五更的,传说苏东坡读书于此,东海龙王带领三太子求教于苏东坡,为了感谢苏东坡,借给他一块菜地,嘱咐他五更时归还,这块菜地就是乐山城。从前有人不相信,冒险打五更试试,刚敲三下,城市发生摆动,从此以后乐山就不再打五更了。
  在凌云山九峰之灵宝峰上有一古塔,故名“灵宝塔”。因为山上有凌云寺,又名凌云塔。相传,修造乐山大佛的海通和尚死后的骨灰就存放塔内。登塔眺望,万景争艳、尽收眼底。进入市区,首先见到的就是高耸佛塔,所以灵宝塔成为嘉州古城一座标志性古建筑,是乐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宝塔下原有祖师殿,供奉对恢复凌云寺有功的千峰和尚肉身菩萨,50年代被毁。近年在原地修造了千峰像,与表现他功绩的浮雕组成了有名的千峰洞,还留下许多传说。传说凌云寺在宋元之际成了战场后,夜间鬼哭神嚎,很不安宁。千峰和尚到夜晚就挟一口钟,在寺内鸣巡驱鬼魂,一天,有人到嘉州郡守衙门告状,说凌云寺和尚鸣钟吵闹了他们,要求停止鸣钟。郡守下令停止,却暗地派人跟踪,到大渡河此人入水而去,郡守十分害怕,立即下令不准鸣钟。过了一段时间,凌云寺又闹起鬼魂,千峰和尚仍挟钟驱赶,可是,就在钟声响之时,雷雨交加,一阵狂风劫走了大钟。从此,凌云寺和尚再也不鸣钟了。俗话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可是,凌云寺和尚们不撞钟的,由来即此。
  在凌云东坡楼下后山有一处植物园,冬天满园腊梅盛开,春天铁脚海棠怒放满园春色,恬静优美,入园仿佛进入花海之中。
  从凌云寺前穿过楠木林,临岩就是“九曲栈道”入口处。九曲栈道共有173梯道,于唐代与大佛同时建造,首先进入近河亭,沿岩而下,令人头昏目眩,惊心动魄,真有“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之感。
  过大佛脚前进入天洞,就到了下临江水,依峭岩绝壁用钢筋材料架设50米悬空栈道,这是栈道起点。过悬空栈道,攀窄宽、低高的险坡经“上天梯”钻烟雾缭绕的幽深岩洞,站立在高耸的拱桥上眺望,在风格特异的亭子间,但闻江水声、松涛声、鸟叫、蝉鸣,使人有飘飘欲仙之感受。
  凌云山又一处佳境:“凌云山碑林”。在凌云山兑悦和祝融两峰之间由仿古楼房和廊式两组建筑组成。碑林陈列了古今名人书法碑刻195通,多是大佛文管部门珍藏托片复刻,其中不少珍品,如黄庭坚、郑板桥,近代康有为、赵熙、郭沫若,李一氓等人手书,除一通阿沛·阿旺普美藏文书刻外,其余皆是汉人用真、行、草、隶各种字体用著名雅石雕刻。碑林入口处一通高1米,宽2.3米刻“诗书画”三字石碑,为邓小平手书制作。书法爱好者参观后,无不津津乐道,赞不绝口。
  过碑林进入兑悦和祝融两峰临江面的半山处就是“碧津楼”,在后山出入口主道牌楼右经约15米长廊与楼连接。左穿一间小院落与3层楼房相通,碧瓦朱楼、参差紧凑,组成一个辉煌秀丽,雄壮雅致的仿古建筑群。步入碧津楼,可以尽情领略山光水色之灵气和优美自然风光,对面就是江中绿岛的乌尤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