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般,读者对远藤周作的《深河》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说,《深河》不过是作者臆想中的印度,是无神论者对信仰的亵渎;也有人说,《深河》是诺贝尔文学奖错过的佳作。而我或许没有那么高的文学底蕴,我看不清深河下的暗流涌动。我眼中《深河》有着人世间最真实的悲伤,像是放大了隐藏在平静与美好下的痛苦的显微镜。
《深河》描绘的是印度的恒河。小说中,一群来自日本的旅人到印度游玩,他们之中有才失去妻子的中年大叔;有靠着写童话为生的知名作家;有为度蜜月而来的新婚夫妇……在他们之中,有之前有过数面之缘的朋友,也有之前从未见过面的陌生人,而他们因为不同的理由聚集到了印度,最终都找寻到了心灵的安定。他们每一副平静的面孔之下都有着不为人知的伤痛,即便是以写美好的童话为生的作家,内心也有难以自我救赎的过去。而恒河却愿意包容这世间的一切,无论是怎么丑陋的人,多么肮脏的人都不拒绝。无论曾经是否富裕,死后都可以将自己的骨灰撒在恒河,得到平等。而那些活着的人同样在恒河中洗浴,冲洗自己的灵魂。深河包容他们,依旧流淌,所谓的上善若水大抵就是这般众生平等的包容吧。
在《深河》中我看见了另一种神圣。作者笔下的恒河并非清澈见底而是浑浊不堪,水面还时不时散发出些许异味,伟大的恒河所孕育出的鱼甚至会使人吃后拉肚子。包容万物的恒河却如此丑陋,可就是这样的丑陋,将恒河的神圣显得格外真实。活在人间之河的悲哀中的我们总是希望好人是完美无暇的,坏人一定会丑陋不堪,不愿去相信在这个真实的世界中,十恶不赦之人可能顶着一副俊美容颜,而善良的人或许长着一张我们都不愿靠近的面庞。人们自欺欺人般地活在人生的河流中,这样的假面却被作者的笔尖戳破,人世最真实的样子被暴露在了阳光下。我们开始不得不清醒地认识自己和他人,正视自己的悲伤,认真地看待真正的善良,不再被外表所迷惑。
读完《深河》,我好像被一条深不见底的河流包围着,那是他人的悲伤,我也在其中。我们应当学会正视自己的悲伤,了解它存在于我们的生命路途中。圣人焉能无过,我不再去强求事物的完美,开始明白缺陷存在的必然,并试着像恒河一般的包容。或许多一丝深河的包容,我们便能像它一样在面对人生路上的悲伤、挫折时多一分从容与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