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师主页
/
English
投稿
首页
乐师要闻
人物声音
学在乐师
成果展厅
视听直通
媒体乐师
映象乐师
思想讲坛
首页
·
风物随笔
·
正文
芬芳扑面(作者:吴美琦;教科学院学生;20170330)
浏览量: 日期:2017-04-06 16:31 作者:吴美琦 来源:校报编辑部 审核人: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总能唤醒甜睡的生灵。昨晚潮起潮落的大渡河,在这个美丽的早晨变得羞怯了。不知何时,河畔添了几株火红的刺桐,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娇艳。春风扑面而来,汽笛声清脆响亮,我决定来一场沫若故里的旅行。
沿途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花汇成了花海,勤劳的蜜蜂提着小桶在田间悠然地采蜜,车上不时地上来一些个挎着篮子的姑娘,篮子里满是鲜红的草莓,伴着一路银铃般的笑声,我如愿以偿地来到了“绥山毓秀,沫水钟灵”的沙湾———一代文豪郭沫若诞生和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这样一座古朴的平房顿时给人一种庄严肃穆之感,又不乏亲切可爱。故居由一座三进中式木质结构小四合院和一个小后花园组成。第一院左边的房间就是郭沫若诞生处,虽不到14平方米,却布局优雅,整洁有致。一二进之间的中间墙壁上,悬挂着一块“汾阳世第”的匾额,下面有郭沫若的半身像。据说,郭家是郭子仪的后代,因为郭子仪祖籍山西汾阳,所以说是汾阳世第。中院左侧有一口老井,挨着老井的房间是郭沫若与张琼华的新婚洞房,与张琼华居室紧连的是于立群居室。第三进左右都是客厅,正北是饭厅,饭厅左边是郭沫若曾经居住过的居室。故居其他地方主要是郭沫若其他亲人的居室。三进东面是绥山山馆,这是郭沫若上家塾的地方,里面有孩童时期的郭沫若与他的启蒙老师沈焕章的雕像。绥山山馆正对绥山,外面是雅致怡人的后花园,驻足茅草亭里,看庭前海棠花开,戏池中游鱼穿梭,别有一番情趣。不禁遥想,从四岁半到十三岁,郭沫若在此经过八年的寒窗磨砺,饱读诗书,立志报国,最终取得了不菲的成就。
走进沫若文化园,一本“盛开的石书”映入眼帘,上面写着“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八个黑色的大字,石书两旁是文豹塔和银杏亭,还有几座栩栩如生的雕像,讲述着他的童年趣事。最有趣的是两个牧童坐在牛背上,那是郭沫若作品《水牛赞》里的情景。“水牛,水牛,你最最可爱,你是中国作风,中国气派……”至今读来仍朗朗上口。沿着石子和瓦片铺成的小路来到郭沫若纪念馆正门,门前矗立着郭沫若老先生坐在椅子上看书的铜像,这样一位慈祥专注的老人总能给人一种和蔼可亲之感。
流连忘返之余,我来到了郭沫若笔下的“睡美人”之峰———美女峰。沿着古朴蜿蜒的石级,春风携着花的芬芳迎面扑来,让人顿觉神清气爽。道路两旁,草木繁茂,生意盎然。交叠的树枝遮阴蔽日,在石阶上洒下点点斑驳的亮光,犹如九天坠落的星辰,漫步其间,仿佛置身于“天上的街市”。举目远望,满眼碧波荡漾,绿深似海。远山连绵起伏,山形俊秀,缕缕白云缠绕山间,好似仙女们衣袂飘飘。拾级而上,似乎渐渐走出了尘世之外,走入了蓬莱之中。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归途中,我又想起了那个动人的传说,美女峰的前身———一位美丽的姑娘,为镇住恶龙,拯救黎民于水火,毅然化作山峰,长眠沫水之滨。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像放电影一般不断浮现着沫若之景。
大渡河畔的刺桐披着晚霞的彩衣,依旧美丽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