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最喜欢老妈做的菜,特别是酸菜鱼。酸爽可口,令人回味!后来,参加工作在乡上,就自已学着做酸菜鱼,可怎么也做不出那个味!每次回家探亲,跟着老妈手把手地学,当时会了,可到了乡上自己再做,又没那个味。唉,只有将就,想解馋,就回家。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父母早已退休,从仁寿搬到了眉山。这下解馋更方便了。
难得这段时间在老爸老妈家养伤。妹妹一家来看我。妹夫亲自下厨做酸菜鱼。味道自然不摆了。饭后临走,妹夫说:“老妈,我再捞碗泡菜哈!”妹夫做饭手艺不错,自已也在做泡菜,怎么还要捞老妈的泡菜?
饭后陪父母聊天,我不禁问起这事。老妈自豪地说:“肯定是我泡的菜味道好噻。以前在老家,左邻右舍做鱼,都要来捞我做的泡菜。酸菜鱼好吃,全靠泡菜好。”
我问道:“以前我在乡上,也是您给我起的酸水泡的菜,可我做的酸菜鱼怎么还是没你做的那个味?”
老妈说:“主要是你离家太远不方便,没有用我的老坛泡菜里的老酸水做引子。”
“您每次搬家,不都是重新起水做吗?”
“哪里哦!我的老坛泡菜水一直没断过,泡菜坛一直用了快50年,比你年龄都大。没有老坛里的老酸水,不好吃。”
“什么,泡菜坛用了快50年了!”我不禁惊叹到。老妈做的泡菜好吃,还有这个秘密。
这时,老妈起身,带我到厨房。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放着一个青黄色的土陶罐。坛高约30cm,加坛沿边直径约30cm,坛口直经约10cm。坛身蒙着灰,灰不溜湫。坛沿边的水却很清亮,时不时地还冒着细细的气泡。我揭开坛盖,一股久违地泡菜香扑鼻而来。里面正泡着时令蔬菜。忍不住捞了根海椒起来尝。嗯,酸脆可口,口舌生津,记忆中就是这个味!
据老妈介绍,这个泡菜坛是老爸和老妈结婚后第二年买的。记得那是1968年,当时老妈还在农村务农。只花了几毛钱。买来洗干净后,用食盐和古井里的水起的酸水。然后将时令的生姜、海椒、豇豆、青菜、芹菜苔等时令疏菜洗净沥干,层层摆放在坛中,在摆放时再适量加盐。盖上盖后,在坛沿边加上清水,放几天,自然发酵。每周换一次坛沿水。
每次做菜时,就捞点泡菜当作料。有时,还用老酸水泡鸡脚、猪蹄、猪耳朵什么的,非常好吃。当泡菜快吃完时,就把老酸水沥清留底,再适量添盐、加水、加菜,就这样一直沿用至今。
为了泡菜好吃,老妈有时加点花椒增味,有时加点黄糖提色。但经过多年比较,觉得还是用老坛老酸水做引,只加盐、加井水最好!
后来,我们家先后搬了六次。老爸老妈退休多年后,到眉山又搬了两次。每次搬家,老妈都要把这老坛泡菜带着。
老妈还告诉我,为啥用土坛泡菜好吃?因为土坛会“扯气”。就是坛沿水会冒泡。我想,应该是换气吧。正因为如此,才更好促进泡菜发酵吧。
记得曾经在古蔺考察存放郎酒的天宝洞时,看见里面存放着许多密封好的老酒坛。坛壁上,湿露露的,还长着青苔之类的植物。洞内酒香四溢。据说,也是因为酒坛能换气。酒坛放在温度、湿度保持恒定的洞内,通过坛壁使得酒能吸收洞内空气中的微生物后充分发酵,所以酒在这种环境下放得越久越好吃。大量的酒长时间在洞内存放,也在洞内培养起了充满促进酒发酵的微生物群,又促进了酒质的提升。
“工欲行其事,必先利其器”。泡菜手艺好,家什也要好才行!
如今,老妈已年逾七十,满头银发。仍时时操持着那老坛泡菜,给我们的生活添味不少。那灰不溜湫的老土坛,在老妈的调理下,历久弥香,时刻焕发着青春,冒出鲜嫩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