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孤独(作者:王越;文新学院学生;20161115)

浏览量:    日期:2016-11-24 09:41    作者:乐师校报    来源:校报编辑部     审核人:

    这是个比较文艺的词儿。我已过了文艺青年的忧郁期,因此不会写一些情愫泛滥不知所云的东西。
  时光倒退十几年。小时候我生得肥头大耳、又呆又傻,因而经常成为一些儿童愚弄的对象。这其中有一个常用的招数:孤立。我所生活的村镇中的学校环境闭塞人数稀少,印象中那个班里只有十几个学生,因此若自己与一个颇有号召力的学生有了矛盾,那人便会带领那十几个人将我孤立在环境之外。更有嚣张者,笑吟吟走来,说上几句不温不火的话。这事儿已过了许多年,虽说仍然记得,但心中却追溯不出什么深刻的感受,回忆儿时并不百感交集,却有一种站在大地看云的朦胧感和距离感。
  然而大约三年前,我因同学矛盾而去了故乡最差的中学。那里有同样闭塞的环境,同样少而愚蠢的学生,却又添了许多飞扬跋扈的混混和人渣。作为一个相对有些学习观念的人,自己渐渐在那班级成为众矢之的,又一次被汹涌地孤立排挤。
  如今自己能够云淡风清地说这两件事,前者是因为时间久远而无感,后者或许是自己的抵抗力日益增强。
  重新审视那些施加孤立的人,发现了其身上的浅薄和狭隘。每个人生活在特定的圈子中,当某些人觉得自己有能力领导号召这圈子中的大部分人时,便自然会觉得自己高高在上,觉得自己有多么多么优秀、多么多么高贵、多么多么厉害,自己的话语是对被孤立者的恩赐,而别人是在下方仰望祈求着的。施加孤立的人的眼光便只局限在那一个小的圈子里,仿佛每一个都是会对其犯贱的人。说来惭愧,高中时我并不坚定,有时自己觉得难以支撑时,也会压着心中的厌恶,虚情假意地装出一副和善友好的样子,来换取一些可悲的同学情谊,以此让自己继续活下去。
  这是种恶心自己的方式。当我穿越过这时空,用凭吊的心情去看待往事时,只觉得自己宁愿孤独,也不想再去应和一些廉价的所谓友情。况且一些人对被孤立的我毫无尊重可言,还要践踏侮辱着想让我屈服于他们所存活的环境。
  一个人理解另一个人是困难的。读高中时我就很希望那时念大学的表姐能够理解自己,但她那时意气风发,根本瞧不上我这个高中生。我写了一些东西给她读,她明明心里觉得不错但嘴上还是要给予否定和批判。她忍
着心中的嘲笑来讲一些表面上的安慰,端起她的架子,从一个所谓过来人的角度来论断我的一些事。某个时刻我问自己,为何一定要努力得到她的理解,她并不真诚、并不恳切、甚至对我并不尊重,而是带着一种青年人针锋相对的博弈之心。是自己对她有太过美好的设想,最后这试图获得理解的活动只留下自己的尴尬和悲哀。
  经历了这些事情,越来越觉得孤独是人的本质。有首歌中唱到: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回到孤独中去,让自己在思考中得到灵魂的自由,是值得狂欢的事。一个人在孤独中,才能真正去看到自己,感受到时间真切地从自己身上流过,更加贴近生命的本质。然而当我们越是贴近生命的本质,越是会感到个人虽然孤独地存在,但同时个人与万事万物又是一体地存在着的,人与人,人与社会是密切相关的,于是,对那些总是伤害他人的人不由得感到了一丝悲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