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次地听人提到过老霄顶,每次听到就每次想着最好有机会去那里看一看。倒不是期待那里会有让人赞叹不迭的景色,而是那个提到它的人经常会讲:“我带着霄霄去那里读书的时候……”,然后后面的话就听不到了,脑袋已经在开始画画了,想象着人与景色相呼应。但由于我之初,性本懒的缘故,懒得打问老霄顶在什么地方,懒得刻意跑那么一趟,更何况心里向往的,也不是那里的景色。
然而,当缘分刚刚好的时候,“艳遇”就来了。
某个星期天的下午,第一次和最好的朋友一起出去逛街。嗯,第一次,尽管我们已经相处三年了。性格所致吧,一起吃饭散步,一直都是偏向这些安静的活动。在沃尔玛买完东西回来的路上,看到路边的道观,三年了,从未去过,就走走吧。两个人提着一堆东西,也真不嫌麻烦。只走到了门口,大门是锁着的。在走过去之前心里突然有一种莫名的预感,这里会不会就是他们经常提起的老霄顶?后来发现不是,也没有多少失落,毕竟,这个想法太侥幸了。我们原路返回,想要回去的时候,发现一个指示路牌,牌子很小,上面写着“老霄顶”。
穿过狭小的闹市,踩着一个个台阶走了上去,跑进眼睛里的是一片开阔。宽敞的平地只有一座做旧的砖红色的门,背后是葱绿的树木,没有多余的颜色和建筑,简洁疏朗,让人觉得很舒服。
“道存千古独有乾坤无言客,功德老霄亦为天地有缘人”,在看门上这幅对联的时候心头一阵感动。这感动有宏大的有微小的,有对“道”的敬仰慨叹,也有对“无言客,有缘人”的心契。山无言,“道”无言,老霄顶无言,我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安静偏多,也是无言;遇到老霄顶有缘,和好朋友一起遇到更是有缘,这么默契的存在,忍不住一阵自作多情的的感动。
穿过正门,顺着中央的台阶走上去后,左手边是一个小亭子,穿过亭子是人工的木质台阶,朱红色,走在上面鞋子和木头碰触发出声音的那一瞬间感觉很奇妙,好像是生命和生命的交流,就好像一个踢踏声就是一个字,百年的老树在给你讲故事。右手边是台阶,台阶两边是花花草草还有树,顺着走上去就走到到山顶了。顶上是万景楼,说是楼,其实就是两个朱红色的亭子,一大一小,年代久远,都用彩色的小旗子围起来。亭子没什么特点,四面透风,一眼就可以看尽,里面空空荡荡。正是这个没特点,倒让我觉得特别好看。大的那个亭子前面有两棵枝干挺拔的树,树冠像伞一样打开,既让人觉得整齐简单,又让人觉得浑圆饱满。
接着向前走,有一个蓄水池,凸起地面,不到一米高,青色的砖垒起来的,里面没有鱼,水是绿色的,猜测应该是雨水。养了鱼,就不好看了。池子左手边有一个空的房子,从窗户看进去,空空如也,家徒四壁,真想住进去。山顶上大概就是这几个建筑物,剩下的面积,就全是树了。穿过空房子向前走,顺着台阶走下去,打左手向前,会看到灵寿宫。灵寿宫的墙体上刻着很独特的花纹,屋顶还有陶瓷碗碎片拼成的图案,或许,用一般来构成不一般,这就叫做别有韵味吧。
其他可参观的建筑大概是没有了,如果只看建筑的话,转完老霄顶可能只需要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然而它最美的地方不是建筑,而是树木和房屋相得益彰,让人赖着不肯走。老霄顶好看吗?好看。好玩吗?没那么好玩。有魅力的,或许就在于它给人整体的感觉,老霄顶本身,像极了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