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文图/李治明)11月27日由我校主办,学校科研部、教学部、地方合作与校友工作办公室、音乐学院、藏羌彝走廊民族音乐研究中心、乐山市音乐家协会承办的“藏羌彝走廊民族音乐研究与文化产业建设”学术论坛在学校音乐学院举行。会议由音乐学院党总支书记罗谊恒主持,学校科研部陈天柱部长代表学校相关部分致辞,陈部长就学校区域文化历史、办学定位、学术研究、科研平台打造以及学校产学研研究成果等与参会专家做了交流。
本次学术论坛分两个阶段进行,上半场以“藏羌彝走廊民族音乐研究”为专题,由音乐学院院长周特古斯博士主持;下半场以“文化产业建设”为议题,由西南民族大学民族音乐学博士陈波教授主持。
首先发言的是中国音乐学院桑海波教授,桑教授是国际著名“桑博士教育模式”创建人,世界音乐学会理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ASA国际组织中国地区代表,他在“声音文物与数字经济”的专题中提倡“声音文物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产,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音乐声音文物的数字化典藏与金融活动,必将成为未来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博士生导师何晓兵教授“论广播型音乐纪录片的摄制”专题诠释了什么是广播型音乐纪录片,广播型音乐纪录片的类型划分以及广播型音乐纪录片的片例分析。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呼格吉勒图博士“开发利用传统音乐资源的实践尝试与产业化发展前景——以开发利用蒙古族传统音乐资源二则为例”通过二则范例介绍开发利用蒙古族传统音乐资源的实践尝试。西南民族大学民族艺术博士学科二级教授谭勇“融合与创新——南方丝绸之路曲艺说唱的‘入场’与文旅发展路径”主要从“南方丝绸之路曲艺说唱的定位;民间曲艺说唱的‘非物遗’”两个方面作了发言。中国音乐学院何迥的博士“影像民族音乐志——民族音乐学研究的新疆界”提出“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的阅读习惯已经从‘读文时代’跨越‘读图时代’来到了‘读屏时代’,单纯的文字难以将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准确传达给受众的问题已经变得愈发明显,更何况作为民族音乐学研究者,我们想要传达的,是与音乐密切相关的、无比丰富的音画信息。于是,能够直接记录和回放音乐事项的视听信息并加以解释的影像民族音乐志成为众望所归,逐渐发展为当前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学术热点”。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波博士的专题发言“应用民族音乐学视域下的高校舞台精品建设”强调“高校担负着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精品的责任,舞台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精神财富的重要载体,有着不可替代的审美教育作用和民族文化传承功能。国家一级导演绵阳师范学院扎西江措教授“关于藏族舞蹈的几点思考”就舞蹈学的办学、发展、建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青年学者张劲盛博士对民族乐器改良与开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法国普雷耶中国区总裁罗建峰,四川花构科技有限公司张总,华艺传承国际艺术研究院总裁黄慧就企业发展、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团队建设、“音乐艺术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是品牌力、凝聚力、影响力最好表现形式”以及艺术办学多元途径与传统途径等方面做了深刻的分析和交流。全球音兰总经理徐二柯以“音乐科技”为切入点,详细论述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与基础教育的融合发展。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音乐表演系主任王文军副教授“在趋向零边际成本社会中的职业音乐术科教育”从“社会知识传授体系的宿变,职业音乐术科教学结构受到的影响,学校主要功能的转变及知识共享的慕课时代的到来”三方面做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最后周特古斯院长“建设乐山地区音乐产业基地”的主题发言,在通过产业园、孵化基地、音乐教育的产业化、民族音乐保护、民族乐器改良与开发、实景演出方面加以充分的论述。
本次论坛能为学术研究与文化产业之间搭建其有效平台,为高校“产学研”方面提出了学术研究、人才培养、行业以及政府部门之间有效对接提出新的思路与方法。
在乐山市政府、甘孜州政府、行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论坛专家对乐山地区音乐文化产业、藏羌彝走廊重要区域甘孜州民族音乐与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考察。为我校下一步音乐创作、节目编排以及产学研的提升奠定了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