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最美青年教师候选人事迹展播( 十 )】马克思主义学院吕渊:用心用情用行,诠释思政课教师“美”的答案

浏览量:    日期:2021-05-20 12:10    作者:赵晓春、李书凌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核人:李涛

个人简介:吕渊,女,中共党员,硕士,讲师。2017年2月来校工作,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三年以来,讲授的主要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对待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近3年年均教学工作量为学院专任教师年均教学工作量的2倍;她热情开朗、活泼亲和,对待学生有用心、用情,深受学生喜欢,学生们亲切喊她“渊姐”。主持并参与省级教学综合改革项目多项,2020年指导学生参加四川省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获二等奖。

美的答案

如何定义女性的美,想必我们都有很多的答案。在岁月长河里,不断强大卓越的成熟女性们关于职业、梦想而展现出的不馁与坚信,也依然很美。女性之美早已不是平庸单调的判断标准,那些洋溢着活力、勇敢、自信、坚毅、有趣的灵魂在这个世界上亦然熠熠生辉。

行知楼里,如果你能听见一间教室内,传来一个女教师字正腔圆而又充满力量的声音和同学们时不时的笑声,那很有可能就是吕老师的思政课课堂了。

她叫吕渊,是乐山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的一位普通的青年教师。执教三年以来,始终洋溢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和宽以待人的热情,也严格地要求着自己,努力向着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的目标迈进,并将一个新时代大学思政教师的“正能量”源源不断地带给同学们。

用心:思政课是有温度有欢笑的课堂

“约君切勿负初心,天上人间均一是。”当本科毕业的她坐在人来人往的机关单位办公室中,她的心中始终牵挂着自己梦想的三尺讲台。这份始于诚挚之心的兴趣和热爱让她毅然决然地辞去了许多人向往的公务员职位,对此身边很多人不理解、不赞成,但对于她而言,能够从事自己喜欢并且能够一直为之而努力的职业——高校思政课教师,这是再幸福不过的一件事了。

也许她从未想过“教师”的魅力远比她想象的还要大。从她真正步入教师岗位的那一天起,就已经为一生的热爱埋下了种子。刚刚走上讲台的她,迎面感受到的就是学生们对思政课的“热情”。过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很多同学眼中可能太过于枯燥,上课时,同学们提不起兴趣,便无法专注;就连下课时也许都会因为同学们心中固有的印象而对课程和教师“敬而远之”。而思政课本身却与同学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息息相关,是同学们人生航程中的照明灯,无疑同学们对学好思政课有着极高的需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关系着大学生能否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习总书记说:“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而这一基础课程本身具有的思想性、逻辑性、知识性等特点,使得教学过程更加偏向“理论化”。“如何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教学内容中的基础概念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好地结合,并使得学生们能够最大限度地接受?”这样的问题,既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也是包括吕老师在内的思政课老师们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为了给同学们带来一堂堂生动而又优质的思政课,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她和同事们花了比以前更多的时间去备课和磨课。他们不仅是“辛勤的园丁”,还是“校园的守夜人”。当夜幕降临,喧闹了一整天的校园逐渐安静下来时,“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办公室却依然灯火通明。完成了一整天辛苦的教学任务的吕老师,坐在电脑面前,精美的幻灯片被不断地删改,厚厚的教案上写满了补充的字迹。吕老师和同事们就是这样不断地备课、再备课,使得课堂内容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得到了丰富的拓展。一堂普通的思政课,在她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变得丰富多彩,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加触及学生们的心灵。窗外,略显昏暗的路灯是为她点亮的繁星;时明时暗的虫声是为她奏明的夜曲。

在她的课件里会有同学们平时常用的表情包,也会有一些俏皮的段子,这些别出心裁的设计让学生们眼前一亮,这样不仅营造了课堂轻松愉快的氛围,也拉近了课堂和同学生活的距离。她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地融合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尝试知识的“新”表现方式,用最直观的形式展现给同学们;同时她也不断向一些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加科学有效。她也会在教学之余在网络上听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老师的课程,不断思考,不断改进和完善。这样虽然让备课这一环节变得很辛苦,但自己的课却可以去芜存菁,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进行“换位思考”,提炼并理清教学的重难点和讲授逻辑。一堂成功的授课,不仅取决于教师,更与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息息相关。她会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选择当代大学生容易接受并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来简要地阐述复杂的原理,把美、真情、人文和理性的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春风化雨间实现和大学生的心灵对话,使得“高大上”的思政课也“接地气”。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学生在家“上网课”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流。而吕老师和她的学生们,也成为了全国网络教学众多的参与者之一。为了保证疫情期间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吕老师和同事们一起做出了许多的努力。通过不断尝试直播、录播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用群课堂、腾讯会议等相关教学软件,寻找性能稳定的教学平台,从技术上保证教学的正常稳定进行。为了做到这一点,她准备了两台电脑、手机。有一天她所在小区突然停电,为了不耽误教学,她多方联系,最后通过借用街道社区办公室的电源按时保质地完成了当天的教学任务。吕老师和同事们做出的这些尝试,使得学生对线上教学的参与度与获得感得到了提高。学生们坐在家中看见的屏幕前的吕老师,总是那样笑脸盈盈,殊不知,为了确保课堂的顺利,我们的一线教师们在向“主播”转型的路上付出了多少努力。

用情:陪伴学生最好的成长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何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去关心和爱护学生,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但也是一个很难的问题,是需要教师用心、用情、用行去诠释的一个答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吕老师明白这些朝气蓬勃而又有些懵懂的大学生,正是自己曾经的模样,所以如何去引导同学们,让他们避免和战胜自己成长路上曾经遇见过的困难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的“吕老师”严肃而又认真,严格地要求着每一位同学,确保了课堂的质量和效率;而课下的“渊姐”平易近人,一旦有学生提出疑惑,她都耐心地答疑解惑。而当同学们心里充满了烦恼而向她求助和倾诉时,她都会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耐心地倾听着并引导着同学们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2016级美术学院美术学1班的唐钰唯说:“渊姐是我形势与政策课的老师,她好严格却也好明亮好温暖。因为她,我更相信一名女性成长应有的模样。”2017级美术学院环境设计班4班的汪润,这个看起来瘦瘦的男孩子生活中有点内向,上课时却很认真。学期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活动,吕老师鼓励大家积极参加。汪润很想试试,但内向的他从小畏惧在公共场合讲话,更不说当小老师讲十分钟的思政课了。吕老师看到了他的犹豫,为了帮助他,吕老师鼓励他,并认真帮他修改课件,使得这个男孩树立起了信心,迈出了勇敢的一步。虽然汪润没有冲进决赛,但也收获了很多。因为渊姐的鼓励,他渐渐树立起了信心。大二那年,汪润积极报名参加了青马班;大三时,他决定备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的研究生。如今大四的他,一边复习考研,一边报名前往九寨沟顶岗支教。如今在讲台上的小汪老师是自信、坚定的,他在追寻,他更在成长。他开心地给渊姐发来消息说,“现在能够独立上课了,看到孩子们的笑容,真正地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正是那年渊姐的鼓励,才有了今天勇敢的自己。”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平凡如她与同学的每一次聊天、解惑、鼓励……她在课堂上发光发热,在课堂之下也真挚温暖。严苛和温暖,这一组看似相互矛盾的字眼,却在吕老师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统一。吕老师对学生的真心和热爱,也为她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喜爱。一声发自肺腑的“渊姐”,正是对这种感情最好的说明。评价一个老师有多好,是她深深的影响了你,而你也想成为她。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她是一名普通的青年教师,她不是乐山师范学院这个大家庭中最优秀最完美的,也不是最有丰富经验的,她的教师之路才徐徐展开,但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站上讲台时“弘毅自强,笃学践行”的铮铮誓言。她在学习、在成长、在前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收获光明的未来,正是她的理想。

如何定义职业的美呢?马克思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为学生奉献自我的每一天,都是她闪闪发光的美好岁月。真挚、充实、向上,便是关于她的每一次课堂,每一次言语,每一次微笑。她是如此独特,如此美丽,如此让人难以忘记。她叫吕渊,是乐山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个平凡而又美丽的青年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