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的声音讲党史——我校“党史理论教员宣讲党史”开讲

浏览量:    日期:2021-04-26 17:21    作者:张红丽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核人:钟永淑

本网讯(文/张红丽、图/李澜)党史我来讲,红色照我心。4月22日,行知楼225教室,设计学院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84人,神情专注,青春激荡。他们正在聆听一场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从红船到航空母舰”为主题的生动党史课。我校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成员、201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党员谭瑶瑶,201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党员谢小霞主讲。

谭瑶瑶从红船精神讲到航空母舰,从中国导弹驱逐舰之父潘镜芙院士的“铸舰梦”讲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百年中国的长卷,历史的目光始终跟随着一叶红船,这是一艘要低头弯腰才能进入的红船,更是一艘承载着人民重托、民族希望的红船。小小红船承载千钧,从南湖出发,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乘风破浪,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作为红船精神的传播者和实践者,潘镜芙院士始终倡导创新的科学态度,他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贯穿研究全过程。

谢小霞以“为人民服务”为主题讲述了张思德的故事。张思德,1915年4月出生于大巴山深处一个贫苦佃农家庭。重病的母亲没有奶水,只得走东家,串西家,要来谷米捣碎熬成糊喂他,因而给他起了一个小名叫“谷娃子”。出生仅7个月,母亲就因病无钱医治离开人间,父亲张行品被迫把他抱给婶母收养。谷娃子吃“千家奶”穿“百家衣”长大,养母为了让他永记乡亲们的恩情,给他取名“思德”,他是战士心目中勇敢机智的“小老虎”,他不顾自己安危替战士们尝毒草,粮食不足先满足战友,为保战友牺牲于窑洞。谢小霞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关于革命先烈张思德的英雄故事,一处处感人至深的细节都刻画着这一伟人鲜活的灵魂,也向大家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永不磨灭的精神与信念——“为人民服务”。她激情号召,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更要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投身社会,更好地守初心、担使命,努力奉献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春力量。

百年党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也是民族的精神“富矿”。讲好这座精神“富矿”中一个个充满牺牲和奉献精神的故事,对于汲取砥砺奋进的力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钟永淑介绍,党史理论教员宣讲党史是我校党委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献礼建党百年’系列活动的工作方案的重要一环。为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方法,马克思主义学院优选了一批政治坚定、善于面向群众传播党的理论主张的优秀大学生,用青春的声音讲好党史故事。我们优选了26名大学生组成理论宣讲团,聘请了14位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进行专门指导。宣讲团成员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对宣讲内容进行了长达一个多月的修改、打磨和完善,最终形成适应大学生心理特点进而更好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相关课件。宣讲团成员在制作课件时,十分注重党史学习教育和学科特点的有机融合,比如将红色音乐、革命题材画作、生动故事等融入其中。后期,宣讲团成员还将走进学校各个学院,结合各个学院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宣讲会结束后,谢小霞表示,很荣幸能参与此次宣讲,在探寻故事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了革命先辈的伟大与无私。设计学院学生表示,此次党史学习教育我们深受启发和感动,值此建党100周年之际,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青年学子要做学党史的模范,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为建设更好的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