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要去采访一位老师,顺便拍一组镜头。”弘毅楼新闻中心,一名学生记者喃喃自语,他右手提着摄像机,左手拿着纸和笔,大步迈出了门,动作迅速而流利。
这样的景象在新闻中心已是常态,自宣传部成立以来,涌现出一批批优秀学生记者,他们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一次选择,一场相遇
对于在校报干了三年的冯小舟来说,融媒体中心只是一个很随意的选择。他说:“最开始以为,这里和其他的学生组织一样,但后面发现,并不是这样。”第一次例会时,老师便告诉他们,来这里是干实事的,校报不会让学生端茶送水。“这个部门还挺有个性的。”这是冯小舟对校报的第一印象。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冯小舟都没有找到自己的事做,在校报的工作很紧凑,每周都要提策划、做新闻,这期间还要处理与日常上课的冲突。“大一的时候,我什么都不懂,不会策划更不会采写。”冯小舟说,“所以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校报无所事事,实际上就是混日子。”那时,每逢例会,冯小舟便一人坐在409教室的角落处,呆滞的望着围坐在圆桌旁的众人,一言也不发。
第二年,看着身边同龄人写的稿子一篇篇发表,冯小舟意识到,自己也应该提升一下专业能力。不会写稿,他就大量阅读,买来很多书,在寝室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不懂新闻,他就专注浏览新闻网站,起初简单的临摹,后面逐渐变得熟练起来。
宣传部的江鸿老师曾指导他:写作要言之有物,他让冯小舟加入副刊编辑部,鼓励他给副刊写稿。得益于老师的帮助,冯小舟的写作水平逐步提升。那一年,他在校报上发表的文章有数十篇,拿到了一笔丰厚的稿酬。
“我从未想过要当团长,只是想继续在校报做一名学生记者。”大三那年,冯小舟成为了校报的管理人,经验丰富的他开始带着大一、大二的师弟师妹们采访、写稿。他说,在校报工作,能遇见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不分年龄,一起追逐着共同的新闻理想,这才是最令人快乐的。
如今,冯小舟已身在马边实习,采访、拍摄、写稿已成为常做的任务。一段时间下来,他感叹:“我在校报学习到的技能,到了媒体起码要用一年时间才能学到。”
2020年,以冯小舟为首的2017级学生记者升入大四后,融媒体中心又迎来一次换届,现任团长是18级学生唐海洋。
10月22日下午6点,当记者去采访时,唐海洋还在忙着工作。远处的地平线上,一轮太阳就要落下。这时的操场,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7点要举行迎新晚会,唐海洋扛着一台摄像机,提前一个小时就到达了场地,检查镜头、调试设备,来往的人流丝毫不打扰他的操作。
从加入融媒体中心,到当上团长,已经历了两年时间,这时的唐海洋对于基本的拍摄,已是驾轻就熟。虽就读于音乐专业,看似与媒体行业毫不相干,但在大一时,他就对摄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时间追溯到两年前,也就是2018年的某一天,弘毅楼里,官微视频组成员刘巧莹熟练的操控着遥控器,随即,无人机的螺旋桨开始飞速地转动,发出了轻微的“嗡嗡”声,几秒后,无人机慢慢起飞,飘出了窗外,一旁的唐海洋看着愈飞愈高的无人机,激动得眼前一亮,正因为这次偶然的撞见,唐海洋便对师姐软磨硬泡,跟着她学起了航拍。
“主动、尝试。”这两个词在采访中被唐海洋频繁的提到,他说:“我不想在大学四年里碌碌无为。”学了航拍,他觉得还不够,发现自己不会P图,又去学习Ir调色软件。运营我校官方微博时,由于不会排版,多次被师姐批评,他便每天翻看其他高校的官微,并细致到内容、图文等各个方面,经过多次的练习,各项技术终于得到了提升。
开例会、日常管理、举办活动……就任团长后,唐海洋变得更加忙碌。但他却说:“很充实,我觉得自己没有虚度大学时光。”
道之所存,师之所在
在学生眼中,梁晨是个严谨而严肃的人。“你这个策划怎么来的,具体要怎么实施、怎么开展?你计划好了吗?”校报策划会上,梁晨常常这样接二连三的发问。很多时候,连续地提问会让刚来校报的人不知所措,但时间一长,大家也就习惯了。“梁老师为人严谨,对待工作也毫不马虎。这样反问已是很寻常的事情。”校报负责人雷智杰遇见这样的情况,已觉得不足为奇。
在指导学生的工作时,梁晨非常严格,然而,一旦将一个采写任务交到学生手中后,除了催稿,他便不管不问。“对于学生,我更多的是把他们当作同事。”梁晨说。早期的教学时,他担心学生记者缺乏经验,从拍摄、采访到写稿、改稿,所有的环节都面面俱到。后来,他意识到,教育学生,要试着放手。在梁晨的管理之下,校报很少会主动安排采访任务,学生得到了作为一个记者最宝贵的东西——采访和写作的自由。
近几年,随着网络的发展,传统媒体不可避免地开始衰落,虽然不在一线媒体,梁晨也开始发现,校报的工作人员变少了,看报纸的人也明显减少。“校报给学生提供的是一个机会,一个平台,我希望学生能够多在这个平台上展示自己。”梁晨认为,校报更大的作用是能够锻炼学生,他经常对学生说,写文章不是为了给多少人看,更重要的时提升自己,做自己的观众。
2019年,宣传部迎来了一位新的指导老师——孟繁增,对他来说,回校工作也是回家。“我是新闻系的第一届学生,之前在电视台工作了十多年。”孟繁增说。
初到宣传部时,因人员调动,接手的工作变得更多,孟繁增一上任便成为了官微和广电的指导老师。由于工作时间不长,孟繁增缺乏教学经验,还没开始教但他暗下决心:做老师一定要将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
因家中有孩子需要照顾,每天的接送成为了他工作的一部分,家庭和工作虽有着冲突,但并不影响他的教学。引导学生抖音策划、微博编辑、公众号排版……这样的工作对于他来说已是家常便饭。除此之外,对于每位学生写的文章、剪的视频孟繁增都会仔细分析,在其不完善的地方进行引导。
“我不喜欢打击学生,应该给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少走弯路。”孟繁增提倡鼓励式教育,今年10月,官微的邓易想退出,孟繁增知道后,没有立即同意,而是马上和他谈心,彻谈一下午后,打消了邓易退出的想法。“他性格比较慢热,对于不同性格的学生,我会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孟繁增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作为老师,我更喜欢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他们,引导他们。”
从业一年多,在他的带领下,乐师官方微博粉丝突破5万,抖音粉丝突破3万,短时间内,受关注度大幅提升,“他们正朝着我期望的方向发展。”看见这样的进步,孟繁增心里异常愉悦。
“在高校工作最大的感受就是能接触许多新鲜血液,和年轻人在一起,心态也会更年轻。”接受采访时,孟繁增和梁晨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对他们而言,教育学生,是渡人,也是渡己。
有“融”乃强,以至千里
11月8日,消防运动会。初冬的早晨已有几丝凉意,伴着昨夜还未消散的雾气,融媒体中心的学生记者,一大早,便到了操场。
“快!抓拍!”唐海洋站在操场上,一看到运动场上精彩情况,便迅速的指挥着官微的成员拍摄。“这里是消防运动会的比赛现场,让我们来采访一下观众。”随即,沫若之声的主播常译丹来到现场,以一口流利的播音腔进行现场播报。不远处,几名学生记者在人群中来回穿梭,时不时拿起笔在本子上做记录。
“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合作了。”唐海洋说,近几年,宣传部一直在媒体融合领域持续发力,团队协作已成了常态。媒体融合是信息传输通道的多元化下的的新作业模式,宣传部提出要将报纸、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有效结合起来。于是在近两年,组建了融媒体中心。
下午五点,运动会结束,学生记者们也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大家来拍个合照。”唐海洋召集所有工作人员。“咔擦”一声,按下了快门。这张照片随即被贴在了409教室的墙壁上。
新闻中心的教室墙,是被照片糊满的。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团队合作的点滴。
“一行人坐在长桌旁谈笑风生,桌上摆满了丰富的菜肴。这张照片拍摄于去年12月。这是融媒体中心在进行团建活动。”
“这名同学在操控摄像机,站在一旁的师兄,正给他指导,这是我们平时的工作照”
......
唐海洋热情的向记者讲述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不论是团建,还是“老带新”的教育模式,都是融媒体中心的一大特点,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融入集体,技术和能力一届届传承和复制……如此,才有了今天的宣传部。
现在,融媒体中心团结协作,大大小小的任务都能做好分工,合作完成。“三个部门平时配合得很好,我都不需要做太多的工作。”唐海洋说,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为他的工作量减轻了不少,在弘毅楼新闻中心,每天都有学生记者来来回回,各自忙碌,他们虽来自不同的部门,但都属于这个集体。
“我工作十四年,送走的学生一批又一批,我能感受到宣传部的进步和变化。”看着今年宣传部新进入的学生记者,梁晨感叹道。年年招新,融媒体中心不断迎来新鲜血液,每一个人从不认识到相知,从陌生到熟悉。这不单单是个人的成长历程,也见证着一个集体的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