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系列评论员文章之四:从“育新机”到“育先机”的一字之变

浏览量:    日期:2020-12-08 09:56    作者:王中碧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核人:苏炳均

擘画宏伟蓝图,开启时代新征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应对许多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抓住机遇、化危为机;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加速推进,大国关系极其微妙;经历“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经受严峻考验。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具有战略性意义,同时会议通过的《建议》也具有指导性意义,对未来的发展起着顶层设计、逐步谋划的重要作用。

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从“育新机”到“育先机”的一字之变,强化了要下先手棋、抢抓机遇。我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了先机,在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的变化中掌握了主动,在全球治理体系的调整中把握住了节奏。如何落实“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第一,首先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要始终保持中高速增长、高质量发展,必须具备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才能抓住先机、化危为机,从容、及时应对突发状况。历来,我们始终坚持居安思危的意识不放松,在民族发展壮大的历史长河中,始终鼓励支持创新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我们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当下,进入改革开放的深水区,“底线思维”告诫我们要做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时刻保持危机意识,自身发展才能不被“危机”牵着鼻子走,立于国际之中才能不被扼制命脉。比如在这次应对新冠疫情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中,中国能借鉴“SARS非典”应对经验,以“中国速度”建成“火神山”、“雷神山”;能借鉴“汶川大地震”经验,以“一省包一市”策略从全国抽调医护资源支援湖北省。这都是在以往的危机中总结经验,不断调整应对危机的先发意识。时刻保持创新意识,向前进的步伐才能加速,才能科学合理解决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比如,为了快速高效排除筛查新冠疫情密切接触感染者而开发的行踪记录仪、电子健康码,能在预防阶段、筛查阶段就做好这样的应对措施,全方位遏制疫情蔓延。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是在我们坚持“在危机中育新机、与变局中开新局”方略的重要一步。

第二,积极探索各领域的多元合作模式。在应对危机和变局之时,关键一步是将创新意识落实在实践中,在实践中检验开发的“新机”是否行得通,能否打开发展的新局面。面对新冠疫情,全国上下停工停产,经济受大幅度影响。为此,我们一方面在思考如何应对、预防新冠肺炎疫情扩散的同时,更令人头大的是如何实现经济的复苏增长,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丢失的经济效益找回来。线上零售、线上教育、远程办公、视频会议等行业迅速发展,既催生出了新的产业合作模式,也加速推进了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成果在产业中的转化和应用,提高了产业发展的科学技术含量,推动产业向高质量更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技术与农业的绿色生态合作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加速落实。比如,今年“互联网+”直播带货的销售模式迎来了高潮,许多农村绿色生态的蔬菜水果等通过直播方式,不仅带动农产品的畅销,同时也间接带动农村乡风民宿、休闲旅游的开发,促进了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电子商务企业直销或与实体企业合作经营绿色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主体多样化的绿色消费需求。“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思想方略落实需要夯实实践基础,从实践中寻得先机,探寻多领域的多元化合作。

第三,制定完善保障“育先机”“开新局”得以充分发挥的战略和机制。思想落地,实践得以正常规范化运行,得益于制度机制的强有力保障和政策战略的清晰指导。在今年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发展在面临国内外新形势的情境下,做出这样的战略调整,这是基于当前发展环境、阶段、条件,重塑我国在国际竞争和合作中的新优势的战略选择。这也表明我国在为“育新机”“开新局”的思想方略提供重要战略指向。我国经济由前几十年大部分依赖国际而实现经济大规模、大幅度增长转向由依赖于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的战略调整,也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变局中以及自身发展面临的瓶颈而开发的新格局。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更进一步出台落实贯彻这一理念的政策措施。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思想理念落实,应该将创新意识、实践探索以及战略导向和制度保障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更长远、更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