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名学生出发赴凉山州顶岗支教

浏览量:    日期:2020-04-21 09:49    作者:梁晨    来源:宣传部 教学部     审核人:汪天飞

本网讯(文图/梁晨)4月19日,119名学生出发,前往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布拖、美姑县,正式开启疫情期间的顶岗支教。

生科学院2016级的邱丽娜是此行中的一员,她支教的学校是雷波县西宁镇中心校。与她同在这所学校支教的还有7名同学,他们从上学期就开始了支教活动。这个学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7名同学虽然晚去了几个月,但却没有一人放弃。邱丽娜说:“支教学校还需要我们,我们就要继续前行。在不远的地方,有那么一群孩子,他们需要我们,这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政法学院2017级的阿品阿呷是第一次参加顶岗支教,同为彝族的她,这次前往支教的学校是雷波县八寨九年一贯制学校,她告诉记者自己在大学里学有所成,理应反哺家乡。她说:“我深感肩上的责任,所以这次我报名参加了支教,我希望有一天凉山的教育变得很完善,不再需要支教,我希望那里的师资力量足够完备,希望凉山越来越好。”

在北校区,四辆大巴车贴着红色的醒目标语“顶岗支教,无上荣光”“扶贫解困,全力以赴”,党委常委、副校长任学锋与学工部、教学部、地合处、后勤保障服务部、相关二级学院负责人一起为同学们送行。任学锋感谢所有同学在扶贫支教中做出的努力。他说:“你们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响应学校的号召积极参加扶贫支教工作,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能担当、敢担当、有作为、讲奉献的良好精神风貌,你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学校未来的骄傲。”任学锋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扶贫支教,把当代大学生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仅仅联系在一起,最大化地实现个人价值。他叮嘱同学们在扶贫支教路上要做好个人防护,正确防控新冠疫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整好心态,加强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据了解,4月20日是我校42周年校庆,在校庆日前一天,119名来自物电学院、生科学院、文新学院、外国语学院、教科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数信学院的同学们踏上了征程,与4月12日出发的首批25名同学一起,奔赴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雷波、布拖、美姑,乐山市的马边彝族自治县,开展为期三个月的顶岗支教。他们中有40名同学连续参加了2019年、2020年两期“教育扶贫,顶岗支教”计划。来自体育学院、美术学院和文新学院的的李振国、聂相贤、阿牛布惹就是其中三人,由于支教的地方条件艰苦,学院的老师给他们买了很多火腿肠让他们带着。临行前,三名同学和新加入的体育学院2017级的何建东一起把这些火腿肠搬上了车。李振国说:“我们已经支教了一学期,知道那里的生活条件不好,这次我们有一名新同学加入,选择在校庆日这天出发很有意义,我们以这种特殊的方式为母校庆生,用实际行动展现乐师学子的爱国、爱校情怀,我们必将不辱使命,完成支教任务。”

在布拖龙潭镇交际河中学支教的音乐学院2016级汪露雨也是第二次参加这项计划,她对记者说:“时隔几个月,我又要回龙潭镇交际河中学支教了,与第一次去心情完全不同,这一次我没有担忧,没有顾虑,心里只有牵挂和关切,牵挂那里的孩子的学习,关切他们的成长。”

与他们不同,还有104名同学是第一次参加“教育扶贫,顶岗支教”计划,物电学院2017级的李从金就是其中一员。在上学期末,他就报名参加了支教计划,他十分期待接下来三个月的支教生活。他说:“支教不仅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对我们的信任,我因学校而自豪!我们会全力以赴,不负学校对我们的期望!”

为了保障这批学生能够顺利抵达支教点,教学部、学工部、地合处、后勤保障服务部根据疫情期间的特殊情况,制定“一人一策”,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此行出征每辆车都有老师跟车随行,抵达支教点后还将与当地教育部门积极联系沟通,确保每一位支教学生安全地完成支教服务。

42年前的4月20日,正好是谷雨时节,这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就在这一天,179名学生正式入学了,这一天被定为乐山师范学院的校庆纪念日。42年后的4月19日,119名学生从这里出发参加“教育扶贫,顶岗支教”,校门前的大渡河水奔腾不息,如同校园里的教育责任与使命,在一代又一代的乐师学子肩上传递、延续。

多年以后,当这些参加顶岗支教的同学再次回到曾经支教过的地方,准会想起2020年校庆日出征的那个清晨,因为这一天注定成为乐师珍贵的回忆,闪耀在每个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