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建有精神吗?我认为有精神。一如国家评估委员会所倡导,“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这就言简意赅明示了我们评建工作的主旨与方向,清晰指向我们本科教学工作建设该做什么,怎么做。
但这里,我想说的是评建的另一种精神,那就是我们全校师生员工应以怎样一种姿态做好以评促建工作,以怎样一种状态迎接即将面对的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为了总结我校四十年的办学传统,去年,以宣传部为主导,我们学校以四十年的办学历史为根,总结几十年的办学经验,提炼出了“敢为人先,臻于至善”的乐师精神,这既是我们乐师人精神的写照,更是我们几代乐师人用心血汗水智慧创立的品牌,也是我们乐师人的无上之荣誉,它的光辉闪耀着学校的历史,更将照亮我们的未来。
接受评估在即,我们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敢为人先,自不待说。臻于至善,我们做到了吗?我们能做到吗?
有的人认为我们的工作做得差不多了,课已备好了,没有必要再努力了,只等专家来,我们把菜端出来就行了,很淡然;也有的人觉得倦怠了,疲了,状态不佳,昏昏然;更有一种把自身列为评建之外的“局外人”,他认为评估是领导的事,评估办的事,教学一线的事,与自已关系不大,很漠然。等等,不一而足。
呜呼!这就是乐师人?!这就是乐师精神!?如果以这样的状态迎接评估,臻于至善的精神该如何诠释?我校争创一流的目标将如何实现?!难道我们乐师精神被异化了么?!
让我们站在大渡河边,登高北斗山,轻拂衣袂,让凉风吹吹头脑,把思绪理一理吧。80年前,国难当头,武汉大学师生,千里迢迢,溯长江抵宜宾,折向北行,逆岷江而达乐山。这不仅是一条逆流之路,同时也是一条需要穿越夔门天险的艰辛之路,还是一条时时可能遭遇日机轰炸的危险之路,1000多名师生,千辛万苦,来到李码头,西湖塘。在那个金瓯残破的年代,青春的热血与豆剖瓜分的现实碰撞,但是,即使大地陆沉,也一定要浇开自己的花,为教育,为民族,为中华!这就是武大精神。
武大精神在传承,乐师精神在汇聚,在闪耀。22年锐意改革、勇立潮头专科路,18年内涵发展、争创一流本科路,让“热爱教育、志在山乡、德才兼备、一专多能”人才培养目标至今仍熠熠生辉。这些奋勇的探索在全国高等师范专科教育中留下了“名校”和“红旗”的美誉。本科18年来,学校虽然地处西部,基础薄弱,一代代师院人秉持改革传统,植根杏坛,励精质量,探骊转型,走出了一条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特色凝聚”的奋进之路。2006年,我校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评为良好。
忘不了,武大师生在武珈山上手挽手的齐声歌唱: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兴亡。听吧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沦丧。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我们今天是弦歌一堂,我们要拼死疆场,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忘不了,乐师师生在泥泞的西湖塘挥锄刈草,汗飞如雨;忘不了,全国师专工作会,全校师生家属总动员,客人走进教职工狭小逼仄而干净清爽的家里,主人端上热气腾腾的家常菜,满屋温馨,客人感动满满,眼里噙着泪花;忘不了,全省现代教育技术现场会,省内外领导专家云集,在全校各角落穿梭,“偷师学艺”;忘不了,争创乐山师院时,全校乐师人身着节日的盛装,一排排,一行行,在海棠路上奋力的呐喊:“请不要忘记!---乐山师范学院!”气贯如虹,响彻云霄!专家热泪盈眶 ……
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乐师精神!
历史只能代表过去,我们完全不应该躺在过去的辉煌的功劳薄上沾沾自喜,更不能靠回忆美好的过去过日子。三江潮水滚滚向前,历史车轮驰而不息。我们不前进,就意味着后退!我们不前进,就意味着将被淘汰!我们不前进,我们就将成为笑话!
当下,学校将迎来国检,并且是本科院校的规定动作,这既是对我们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全方位体检,更是对我们全校师生员工精神面貌的大检阅。如何以最佳的状态,展示一流的成果与业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无用多言,请牢记,我们的臻于至善的乐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