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至21日,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研讨会”在乐山召开,来自全国48所高校的100余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会议。
开幕式上,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范华教授代表学校致辞。她向参会教师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围绕省级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开展建设和改革取得的成效和基本经验。
三位重量级专家为本次研讨会带来了一场学术思想的盛宴: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召集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首任院长陈占安教授梳理了思政理论课程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马院建设的演变,指出了“思政课”、“马学科”等简称的负面影响,希望思政理论课教师树立“一岗双能”“一身二任”的角色观念,并就提高教学的科研含量和增强课程的说服力提出了不少务实管用的创新性建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基础”课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厅官”辅导员曲建武教授结合自身从事思政教育36年的经历,分享了他与学生之间的感人故事,生动阐释了“爱是教育的灵魂”的内涵,他希望思政课教师都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格局,言传身教引导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不要让学生输在品德的起跑线上;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党委书记、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原成都理工大学正厅级调研员罗映光教授分享了他对几个省思政理论课的听课感受,指出思政理论课建设要坚持问题导向,在总结中提高,在改进中加强。
此次会议采取专家报告、案例解读、现场教学展示、专家点评等方式对党的十九大精神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多层面的探讨与交流。我校对思政理论课建设的成功探索和赖伟博士的课堂教学展示受到与会同行的充分肯定。
此次研讨会旨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共同探讨适应新时代大学生接受习惯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与方法,努力实现思政理论课教学“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的时代要求,不断提升思政理论课的感染力、亲和力、时效性和针对性,不断提升思政理论课的抬头率、参与率和学生的获得感。参会代表们会后一致的感受:不虚乐山之行!
20日下午,参会教师集体参观了我校的校园和校史馆。





图片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