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上说:“面对新老问题,要解决好,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我们自己的本领,增强本领就是要加强学习”“学习好才能服务好,学习好才有可能进行创新”“知识经济新时代,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只有依靠学习,才能走向未来。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习就是大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为了了解文新学院学生的学习状况,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参与调查的人数855人,从大一到大四不同专业学生参与进行网上无记名调查。调查时间为2018年4月到6月。调查结果如下。
一、调查人数分布

二、学习状况整体分析
我院大学生75%的同学学习的基本生活状态是刻苦学习,积极参加社团组织活动,对于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规划有较清晰的认识。对专业知识学习具有较强的学习欲望,广泛认同当前的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能认真备课,课程时间安排较满意,对于教学和实习的安排85%认同度。对学院的学习氛围认同度达到97%。
三、学习状况中存在的问题
25%的同学无大学学习生活规划,无所事事。28%的同学毕业之后的职业规划为自由职业或暂不就业。35%的同学做事风格是开心就好,随心所欲。32%的同学有过逃课史,其主要理由为自己有别的事情要去做。“仅仅因为不想去”理由的同学达到11%。学生上课最讨厌教师“说话枯燥无味”,其次是课堂气氛差和老师自顾自讲。学生最喜欢教师案例教学方式,和学生课堂进行讨论方式上课。
四、原因
(一)90后、00后大学生个性特点决定了其特殊的行为方式。他们生长在网络时代,个性强,追求个人自由,不喜欢受束缚、过度的关注个人利益。因此其价值观决定了行为方式,30%左右毕业后想成为自由职业者、做事凭心,随心所欲,仅仅因为不想去上课,就可以随意缺课。
(二)教师专业心理咨询和学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不够。辅导员、专业教师、班主任等育人老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涯规划指导力度不够。具有专业心理咨询和生涯规划师资格证的教师所占比例较少。对于专业教师具有双证之一的更加少。只有专业的指导,才能满足学生需求。教师心理指导和生涯规划的指导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导致25%的同学大学学习无规划,无所事事的现象出现。
(三)缺少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力的机制和措施。学生内在动力的形成是自我控制和外在的教育引导。
(四)招收的学生生源质量有待提高。自身是基础,外部环境是条件,决定学生成长的是学生内在向上的心理动力。
五、对策
(一)加强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的生涯规划培训力度。让辅导员知道如何帮助学生规划设计学生的学习生涯,帮助学生回答“是什么”,“如何做”,“到哪里去”三个基本问题的回答。了解其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
(二)加强学生价值观引导和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团队辅导训练培训学生,用社会实践活动感悟学生。科学合理的设计团队辅导员训练计划,社会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
(三)加大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培训力度。学生爱听的是教师的边讲解边应用典型例子和老师多做课外拓展知识,不是学生不爱学,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跟不上学生需求。加大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培训力度,增强学生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