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刘紫英,女,中共党员,浙江省龙游县人。现任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任教师,日语系主任及“日语专业执行人”,日语系教师党支部书记。从教11年以来,先后获得2010年度“优秀教师”、“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2013年“教学优秀奖”、2014年度“优秀教师”、2016年度“优秀教师”、“党员服务先锋岗”等称号。主持市厅级项目1项,校级项目3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省级项目1项。出版译著2部,发表论文11篇,其中核心期刊4篇,1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如果不是因为采访,日语教师刘紫英不大可能会和记者较为闲适的相对坐在花架读书廊。“这学期变得更忙了,因为要迎接审核评估,所以有比较多的资料要整理。”她轻轻撩动着额前的发丝,脸上浮现出自然的笑容,这份自然来自于她十一年的无愧于心。
知恩善解的逐梦者
36岁的刘紫英出生于浙江省龙游县的枫林村,那是一个山上种满毛竹的小山村,家中除了父母和她,还有一个妹妹。她深知父母供她读书不易,所以她从小在读书上就没怎么让家里人操心,一直到了中考的时候,因为发挥失常,差1分才考上镇上的中学。父母问她还想继续读高中吗?她十分肯定地说:“想读”。
在父母的支持下,刘紫英终于得偿所愿地进入了高中。父亲渐渐佝偻的背影,母亲慢慢苍老的脸庞,都映在了刘紫英的眼里。她明白这次进入高中的机会来之不易,因此也倍加珍惜这次机会。在高考的时候她顺利考入贵州大学学习日语。而那位大学期间的班主任让她记忆犹新,“那会班上一共有20名同学,我们班主任会在每一个同学过生日的时候送一些小礼物和贺卡。”这也为刘紫英选择从事教师行业埋下了伏笔。本科毕业后,她以年级第一的成绩被保送四川大学日语专业。在读研期间,她体谅父母,从没有向他们伸手要过一分钱。并且她至今也在鼓励同学们不要担心家庭情况如何,只要自己有本事就不怕。硕士毕业后,她通过人才引进来到我校,担任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任教师。至今,她对那段高中的经历仍然记忆深刻。“如果当时我的父母放弃了我,我就不会读到硕士,也不可能成为一名大学教师。所以我十分感激我的父母没有放弃我,因此我也深深地懂得不能放弃任何一名学生。”
耐心仔细的点金师
“不能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刘紫英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2007级学生王以池,刚进大学时就沉迷于电脑游戏,经常逃课。由于学习日语并不像学习英语那样是带着中学的基础进入大学的,所以花费太多时间在电脑游戏上自然就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渐渐落下的课越多了,也就越没有学习兴趣。然而刘紫英不是选择放弃他,而是去网吧找到他,和他交心谈心。刘紫英发现王以池喜欢玩的游戏大多是网络游戏,需要网上多人对战,而自己的丈夫也喜欢玩这类游戏,于是也会把他请到家里去交谈。她并不会阻止王以池去网吧,也没有斥责他贪玩荒废学业,而是在网吧等他打完游戏,再帮他补回落下的课程。刘紫英的真诚感动了王以池,最终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不仅拿下了日语专业的本科学位,还辅修了第二学位。王以池说:“如果没有刘老师的不放弃,就没有他现在理想的工作和生活。”
与王以池不同,2009级的彭志因为缺乏学习兴趣,对日语也慢慢失去了信心,多次挂科后还休学了一段时间。细心的刘紫英发现彭志喜欢班上的一名成绩较好的女生,但又碍于自己的成绩不敢表白。她鼓励彭志:“如果你真心喜欢她,那就应该和她一起去实现梦想”。彭志知道这位女生一直想考西安外国语大学的研究生,于是就常常找到刘紫英交流学习日语的心得。慢慢的,他对日语的兴趣越来越浓,最终和心里的她一起考上了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我们老师特别重视。在彭志同学的身上,我发现他缺少学习的动力,而不是学习的能力,于是我鼓励他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帮助他补回落下的知识点”。
在从教的11年里,刘紫英遇到的 “问题学生”还有很多,有的是因为疏于勤奋,有的是忙于兼职荒废了学习。无论是哪一类,在刘紫英看来都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试着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而不是学生一逃课就打个零分或者重修。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就得了解自己的学生。“一个星期就那么几节课,你无法全面了解学生们。”所以她选择与任课老师多沟通,问问这个学生今天来了没有,了解一下那个学生这几天上课状态如何。当然与学生们接触最多的辅导员自然也是“逃”不过她的“上门了解”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刘紫英心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在他们身上都有许多闪光点,不能因为一方面的不足就完全否定一个人。
平易近人的好朋友
5月6日的晚上,2016级日本1班的戴梦真像往常一样,打完热水,走在回寝室的路上,然而她或许没有想到,几分钟后,她会因为避让行人,导致自己不小心滑倒,而让一桶热水烫伤她的腿。“还好当时她的几个室友处理妥当,立马把她送去医院。”刘紫英得知这个事情后,在QQ上联系并安慰她,还带着水果、牛奶去看望她。在生活上关心学生,让学生们生活无忧,才能使他们更好地学习。刘紫英深谙这一道理,所以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的课下生活。她发现一些同学来自农村,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所以在校的生活显得十分拮据。每每此时,刘紫英就会请好几个条件有别的同学一起到家里打牙祭。“如果都是条件差的同学来,他们心里会有想法,会觉得老师是有意而为之。”刘紫英说:“只有不分家庭条件的都叫来,这样大家才能没有思想包袱地来我的家里”。2007级的刘晓红、杨雪、翟静美等同学回忆说,班上大多数同学都去刘老师家里“蹭过饭”。刘紫英会做些寿司、咖喱饭、天妇罗来招待她的“孩子们”,既能吃到美食,还能感受到日本的饮食文化,不自觉间也增加了学生们对日语学习的兴趣。
“你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关心,更要有作为他们知心姐姐的耐心倾听。”刘紫英说的“知心姐姐”其实是学生们对她的另一种称呼。要“知心”,就要有相互的信任。“要先相信学生,与他们以诚相待。当他们给我请假的时候,我不会去怀疑他们说的理由是不是真的,如果只是借口,我相信他们心里也会有内疚感。”说着,她突然挥着手,脸上挂着浅浅的微笑。记者向她所挥手的方向看去,几个经过读书廊的2016级学生正在对她打招呼。正因为像这样的平易近人,单方面的相信才会成长为相互的信任,学生们在遇到困惑的时候也会向刘紫英吐露心声。2009级日语班的唐惠说:“紫英姐,人特别好,跟她总有聊不完的话题。毕业工作后,我也经常打电话给她,向她求教各种问题。”
无愧于心的摆渡人
如果你是日漫迷,亦或是日本文学爱好者,也许你不太愿意错过刘紫英的课堂。她是因为日漫而选择的日语专业,硕士期间又主修的是日本文学。虽然百忙之中很少有板块时间看动漫或文学书籍,但是她还是会把自己看过的动漫和文学作品分享到课堂上,让同学们来发表自己的见解。不仅如此,她还会组织同学们在课堂上对动漫或者作品中的某一小部分情节进行演绎。除了日漫与文学,刘紫英也会分享一些日本电影与美食。当然,课堂上对学生应该有的要求她也没有怠慢,“如果上一堂课我布置了听写或默写任务,那下一堂课就得检查背记情况。”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刘紫英认为,老师主要是起一个引导作用,学生最重要的还是培养自我学习能力。“以后我们的学生出入社会,还要学很多东西,你不可能指望这些东西都有人会来教你。”所以她和日语系的其他老师都特别重视学生的早读和晚自习时间。同时,她会鼓励同学们去为一些日漫配音和参加学科竞赛。
刘紫英会在新生开学的时候告诉他们,虽然他们有些人没有考进理想的大学,但是不要妄自菲薄,他们可以把学校作为平台,努力“锻造”自己。她也经常鼓励和安慰学生,“这对我来说是分内的事,但对学生来说可能就是难以忘记。”08级日语专业的李凯航在今年3月已经从京都同志社大学以博士生的身份毕业。就在几天前,他给刘紫英打来电话,对她以及帮助过他的老师表示感谢,“他说,如果在考研这条路上没有老师们的帮助与鼓励,自己也不可能顺利考上研究生,更不可能被保送至京都同志社大学读博。”
她不但会在考研准备中予以学生帮助,还会在考研结果出来前给予学生安慰。4月5日,2014级日语2班同一寝室的5名同学都考上了日语研究生,而在3月初,陈琪的心还是忐忑的。三月份大多同学都收到了考研复试的通知,而她所报考的学校一直没有消息,她因为着急,就告诉了刘紫英。她安慰着陈琪,让她不要慌,要对自己有信心。随后,刘紫英联系到了陈琪所报大学的外国语学院院长,并一直帮她关注着复试通知。“刘老师一直到我复试结束,都非常关心我,其实我知道她每天都特别忙,但她还是会安慰我、想办法帮我,真的很感动。”她还会为同学们的未来规划提供建议,让他们少走弯路。
“注重生活细节,理解学生困难,这是我自己对教书育人的深刻体会。”育人不仅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在生活中,在和学生的交流中;育人不仅是传授书本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对生活的向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育人不仅是让学生考出好成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珍藏一段快乐的大学回忆。这种以诚相待的关爱便是刘紫英从教11年的内心坚守。11年来的摆渡,让她送着一批批寻梦人渡河,连时间,也偷偷爬上了她的渡船,而在时间附加的重量下,刘紫英握住竹篙的手变得越来越紧,时间也见证了她的卖力撑篙。“我觉得自己并没有做什么,都是学生们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人生的追求和抱负,在这个过程中,我只是一个领路人,和大多数老师一样,做好分内工作便无愧于心。”